[实用新型]一种防尘汽车内饰板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4420.8 | 申请日: | 201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0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杨豪;金建伟;刘强;马芳武;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尘 汽车 内饰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内饰板,尤其涉及一种可有效阻止灰尘吸附,提高内饰板耐污性能的防尘汽车内饰板。
背景技术
内饰板是重要的汽车内饰件和外观件之一,它一般采用改性聚丙烯(PP)本体,同时为了装饰性的要求,表面复合针织面料,针织面料的外观及手感好,但由于改性聚丙烯本体和针织面料均属于高分子材料,其导电性差,在干燥的环境中极易产生静电累积,从而对空气中的灰尘产生吸附作用,导致内饰板表面易脏,影响外观及乘座舒适性。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板(CN201400143Y),它包括饰板本体,所述饰板本体上设有细孔,所述细孔垂直穿透本体,且细孔的直径为0.5mm至1mm,细孔的分布密度为每平方厘米1至2个。此装置是通过在内饰板本体上设置若干个细孔使饰皮可吸附紧贴在内饰板上,但饰板本体及饰皮同样属于高分子材料,因此同样存在导电性差,在干燥的环境中极易产生静电累积,从而对空气中的灰尘产生吸附作用,导致内饰板表面易脏,影响外观及乘座舒适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阻止灰尘吸附,提高内饰板耐污性能的防尘汽车内饰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内饰板在干燥的环境中极易产生静电累积,从而对空气中的灰尘产生吸附作用,导致内饰板表面易脏,影响外观及乘座舒适性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防尘汽车内饰板,包括内饰板本体及设于内饰板本体表面的装饰层,所述装饰层由纤维与有机导电丝交织而成。通过在装饰层中织入有机导电丝,在不影响美观的情况下,使装饰板具有了导电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形成静电累积,从而可有效阻止其对空气中的灰尘的吸附,提高立柱内饰板的耐污性能,结构简单,易加工。
有机导电丝可以是镀银导电纤维,作为优选,所述有机导电丝为导电聚苯胺。导电聚苯胺的电导率高、环境稳定性好、价廉易得且合成加工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有机导电丝平行的分布在装饰层中,所述有机导电丝的间距为2mm至10mm且沿装饰层的表面均布。通过在装饰层中平行且均匀的织入有机导电丝,可使装饰层表面整体具有均衡的导电性,防尘效果好,提高内饰板抗污能力强。
作为优选,所述有机导电丝交错的分布在装饰层中,所述有机导电丝的经向及纬向间距为2mm至10mm且沿装饰层的表面均布。有机导电丝或可以交叉的织入装饰层中,使装饰层表面在各个方向上的导电性一致,防尘效果更好,抗污能力更强。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尘汽车内饰板具有下述优点:通过在装饰层中织入有机导电丝,使装饰板具有了导电性,从而不会形成静电累积,即可阻止灰尘的吸附,提高立柱内饰板的耐污性能,结构简单;有机导电丝为导电聚苯胺,电导率高、环境稳定性好、价廉易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尘汽车内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尘汽车内饰板,包括由改性聚丙烯材料制成的内饰板本体1,在内饰板本体1对应于车体空间的内表面上粘贴一层装饰层2,其中的装饰层2是由针织纤维21和有机导电丝22交织而成。其中的有机导电丝22为导电聚苯胺,如图2所示,有机导电丝22沿纵向平行且均匀的交织在装饰层2中,有机导电丝22间的距离为5mm。
使用时,环境中产生的静电通过交织在装饰层2中由导电聚苯胺生成的有机导电丝22释放,从而装饰层2对空气中的灰尘不会产生吸附作用,使内饰板表面始终保持干净,提高乘座舒适性。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其中的有机导电丝22均匀交错的分布在装饰层2中,且有机导电丝22的经向及纬向间距均为8mm,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内容相同。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44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介入治疗止血囊
- 下一篇:一种万向压板及磁针指示的螺杆式压迫止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