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实现附液圈快速附液的泡泡生成玩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5103.8 | 申请日: | 201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9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伟鑫 |
主分类号: | A63H33/28 | 分类号: | A63H3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附液圈 快速 泡泡 生成 玩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泡泡生成玩具,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附液圈快速附液的泡泡生成玩具。
背景技术:
传统吹制泡泡的玩具都是需要将附液器完全浸入泡泡液中,使附液器上形成液膜,然后方可吹出泡泡,当附液器上的泡泡液耗尽之后,就需要重新将附液器完全浸入泡泡液中以保证形成液膜。其缺陷是在将附液圈从泡泡液中取出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泡泡液的洒落,对使用者的衣物和地面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
提出一种改变现有使用状况的泡泡吹制玩具,以消除上述普通泡泡吹制玩具存在的缺陷。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予以实现;
有储液罐、以及通过螺纹与储液罐连接的盖体,还有形状固定的附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液器是由设置在盖体上的附液装置来代替的。
作为优选:所述的附液装置包括一端设置在盖体外端面,一端悬空的附液圈、紧固设置在附液圈内表面或者侧面的导流体,以及至少一个与附液圈的非端部固接且以盖体边沿的限位槽为转动支点的的扣柄。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流体是通过盖体上的通孔穿越盖体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在盖体上设置了一端设置在盖体外端面,一端悬空的附液圈、紧固设置在附液圈内表面或者侧面的导流体,以及至少一个与附液圈的非端部固接且以盖体边沿的限位槽为转动支点的扣柄共同构成的附液装置来代替形状固定的附液器,使附液圈不必浸入泡泡液中即可实现附液圈快速附液,提高了吹制泡泡的连续性,也减少了在玩耍过程中泡泡液的洒落造成衣物和地面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示意了未按压扣柄时的结构状态。
图2示意了在按压扣柄时的结构状态。
图3是图1中盖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附液圈;2:导流体;3:扣柄;4:盖体;5:储液罐;6:液膜;7:限位槽;8:螺纹;9:通孔;P:附液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在盖体4上设置了一端设置在盖体4外端面,一端悬空的附液圈1、紧固设置在附液圈1内表面或者侧面的导流体2,以及至少一个与附液圈1的非端部固接且以盖体边沿的限位槽7为转动支点的的扣柄3共同构成的附液装置P来代替形状固定的附液器,从而实现了附液圈1的快速附液。
所述的导流体2是通过盖体4上的通孔9穿越盖体4的。
所述的附液装置P的附液圈1是长条针孔形,可由弹性较好的塑料制成,长度可取15公分;所述的导流体2是海绵或者棉线;所述的通孔9可以是直径1毫米的圆孔;所述的导流体穿越盖体的部分截面直径与圆孔尺寸相匹配,以保证有适量的泡泡液通过导流体2排出并附着在附液圈1上。
如附图1所示,当本实用新型不被使用时,附液圈1处于闭合状态或者接近闭合状态;使用时,往储液罐5里加入泡泡液,泡泡液在重力作用和导流体2的毛细现象作用下,使得附液圈1附着有一定量的泡泡液,如附图2所示,当沿附液圈1张开的反方向按压扣柄3并保持按压状态时,附液圈1保持张开,同时形成液膜6,此时,沿液膜6的垂直方向以一定速度移动本实用新型,即可生成泡泡;当液膜6破裂之后,松开扣柄3,附液圈1闭合,使导流体2上的部分泡泡液再次附着在附液圈1上,再次按压扣柄3,即可重新形成液膜6。
当不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如储液罐5里仍有泡泡液,则可将储液罐5底部作为底座将本实用新型竖直放置,以防止泡泡液洒落地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伟鑫,未经林伟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51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