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绿化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65132.4 | 申请日: | 201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1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金营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A01G1/00;A01G25/06;A01C23/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车世伟 |
地址: | 362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绿化 墙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体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新型绿化墙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以及对周边环境的要求均有相应的提升。为此,人们投入了不少资金在公共绿化以及家庭绿化上。
但是,现有的公共绿化或家庭绿化,一般都是采用盆栽的形式,比如街道的绿化,一般限于道路中央的绿化带,人行道上的绿化则也只能放置适量的盆栽,故其均具有占用大量道路资源的缺点。
另外,人们在公园和住宅小区中还有采用植物墙的方式,该植物墙具体又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将植物编织成墙体形状,另一种是在砖墙上附着藤类植物;前者会存在构成的墙体不够坚固的问题,后者则会存在不够美观以及会将爬虫和蛇引入房间的问题。
同时,目前墙体在制造完成后,为了让墙体尤其是外墙能具有较佳的观赏性,其通常需要采用贴附瓷砖的方式,故其存在着成本高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绿化方式的缺陷以及墙体制造时耗费成本高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绿化墙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绿化方式占用大量道路资源、植物墙墙体不够坚固以及外管不够美观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新型绿化墙体,其中,包括墙面,该墙面内形成有供营养土设置的容置空间,该墙面上还形成有多个透孔,该每一透孔均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该营养土供植物根系设置,该植物的茎及叶则通过透孔而露出在墙面的外侧。
进一步,该墙面由混凝土制成。
进一步,该容置空间中并排设置有多根管体,该每一管体均容置有营养土,并该每一管体上还形成有多个开孔,该每一开孔分别与一透孔相对应并供植物的茎及叶通过。
进一步,该管体上端还连接有供与上层排水管道相连的管路。
进一步,该管路上端还连接有分叉管。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新型绿化墙体,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直接采用墙面进行绿化,其无需额外占用道路资源,从而能降低绿化成本;同时该墙面本身具有较强的刚度,故具有坚固结实的特点;此外,由于该墙面上是通过将植物一一置入透孔中,故其可以根据当前需要而调整种植植物的排布方式,达到各种艺术效果,其还可以选择搭配不同种类不同颜色的植物,从而达到美化视觉环境的效果,这相对于藤类植物来说,本实用新型具有极佳的可控性;
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墙面上布置植物,从而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粉尘、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光污染、吸收环境噪声、提升环境品质;并且由于该容置空间的设置,本实用新型还具有隔热和隔音的效果;
三、本实用新型由于直接在该墙面的外表布置植物,即可以达到很好的装饰效果,其相对于目前通用的在墙面外表装贴瓷砖来说,不仅具有更好的美化性能,更能起到节省成本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新型绿化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中:
绿化墙体 100 墙面 1
透孔 11 营养土 2
植物 3 管体 4
开孔 41 管路 5
分叉管 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及图2所示,其示出的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新型绿化墙体100,其包括墙面1,该墙面1内还形成有容置空间(图中未示出),该容置空间中则设置有供植物3生长的营养土2,该墙面1上还形成有多个透孔11,该每一透孔11均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该营养土2具体供植物3根系设置,该植物3的茎及叶则通过透孔11而露出在墙面1的外侧。需要说明的是,该墙面1直接采用建筑物的外墙即可,其容置空间和透孔11则是在成型墙面1时同时加工出来的。优选的,该墙面1由混凝土制成,这样该墙面1可以在浇注成型,快速和便利的成型出容置空间和透孔11,从而具有施工方便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金营,未经吴金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51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挂钩式隐框连接的幕墙与天顶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凹凸式连接隔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