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竖井钻机动力头中上返泥浆的密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5185.6 | 申请日: | 201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3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丁明;王占军;周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矿山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0 | 分类号: | E21B7/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竖井 钻机 动力 中上 泥浆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结构,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竖井钻机动力头中上返泥浆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动力头式竖井钻机中的动力头是钻机的心脏,它同时肩负着传递驱动扭矩和排除泥浆中携带的钻屑岩渣的任务,故而对于上返泥浆的密封失效将会使泥浆污损动力头中的齿轮和轴承,并影响其使用寿命。
已有在动力头中采用以两种材料粘合的橡胶密封件,但在动力头旋转时,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会使橡胶密封件沿其粘合面发生撕裂,这一形式有效工作时间只能维持大约两个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竖井钻机动力头中上返泥浆的密封结构,以提高竖井钻机动力头中上返泥浆处动密封的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竖井钻机动力头中上返泥浆的密封结构的特点是:由耐磨套和压盖在耐磨套顶端的密封套形成动密封结构,在所述动密封结构中,耐磨套是由齿轮带动的转动构件,密封套是由销轴固定的非转动构件,端盖抵压在密封套的顶端;在所述密封套的侧壁上设置油道,所述油道连通在油杯与密封套的密封面之间。
本实用新型竖井钻机动力头中上返泥浆的密封结构的特点也在于:
设置磨损补偿结构,所述磨损补偿结构包括设置所述密封套的密封面为一轴向凸台的端面,在所述密封套的外周设置一径向凸台,在所述径向凸台上沿轴向设置压簧座,所述压簧座中放置有压簧,以所述压簧在端盖与密封套之间提供轴向预紧力。
所述耐磨套由耐磨套本体和耐磨环构成,所述耐磨环为镶嵌在耐磨套本体端面上、形成耐磨套的密封面的高铬铸铁件,在所述耐磨环与耐磨套本体之间是以粘合胶连接的可更换结构。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采用动密封结构,密封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设置磨损补偿结构可以实现自动补偿,有效延长了密封结构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将耐磨套中的磨损件设置为可更换结构,可以有效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端盖、2压簧、3密封套、3a轴向凸台、3b径向凸台、3c密封圈、4油杯、 5耐磨环、6耐磨套。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是由耐磨套6和压在耐磨套顶端的密封套3形成动密封结构,在动密封结构中,耐磨套6是由齿轮带动的转动构件,密封套3是由销轴固定的非转动构件,端盖1抵压在密封套3的顶端;在密封套3的侧壁上设置油道,油道连通在油杯4与密封套3的密封面之间。
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密封套3的密封面为一轴向凸台3a的端面;在密封套3的外周设置一径向凸台3b,在径向凸台3b上沿轴向设置压簧座,压簧座中放置有压簧2,以压簧2在端盖1与密封套3之间提供轴向预紧力,图中所示,在密封套3的外周设置密封圈3c。
本实施例中的耐磨套6由耐磨套本体和耐磨环5构成,耐磨环5为镶嵌在耐磨套本体端面上、形成耐磨套的密封面的高铬铸铁件,在耐磨环5与耐磨套本体之间是以粘合胶连接的可更换结构。
耐磨套6在齿轮的带动下旋转,密封套3由于销轴的作用不发生转动,在密封套3和耐磨套6之间形成一动密封环境;端盖1将压簧2压缩,在密封套3和耐磨套6的接触面上提供一合适的比压,以些密封上返泥浆。
由于在密封套3和耐磨套6之间有相对运动,则它们的接触面上必然存在磨损,为减少和补偿磨损量,油杯4应定期注入润滑脂,以润滑运动面。
当磨损发生时,在压簧2的弹簧力的作用下,密封套3自动沿轴向下移,补偿密封套3的磨损量。当密封套3的轴向凸台3a磨尽时,密封套3的寿命即告终结;耐磨套6采用高铬铸铁件的镶嵌结构,利用高铬铸铁件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减少磨损量,提高密封寿命,当需更换时,只需更换镶嵌的高铬铸铁件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矿山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煤矿山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51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流电动机的驱动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接枝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