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动插头及其相配合的插座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5331.5 | 申请日: | 201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6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廖维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维羽 |
主分类号: | H01R13/04 | 分类号: | H01R13/04;H01R13/10;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 插头 及其 相配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头及其相配合的插座,尤其涉及活动式不脱落的插头及其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和插头是日常生活经常能见到的,房屋、建筑等室内都会安装插座。电器都连接有插头,插头相配合插入插座中,电器就通电了,才能正常使用。房屋建筑中的插座都是固定在墙上的,需要连接插座的电器对于插座也是相对固定不动的,因此一般的插头插入插座中是不会脱离开的。但是这些普通的插座和插头如果用在建筑领域的施工场地就非常不适用了。施工场地插座一般是固定在线板上,而线板并不是固定在墙上。插头连接用电设备不是电器,如电钻、压缩机等是不断在改变位置的,这样一来在施工使用中,普通的插头和插座经常会受力脱离开。遭成电钻、压缩机会停机无法使用,给施工带来麻烦,影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插头及其相配合的插座,插头插入插座后不会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活动插头,包括插头本体和插针,其关键在于:所述插针为圆棒形,该插针分为前、中、后三段,所述其中插针后段一部分插入插头本体内,所述插针中段直径比插针前段直径大,该插针中段中部开有第一环形槽。
一种与活动插头相配合的插座,包括底座,其关键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活动插头上的插针相配合的套筒,所述套筒前端端部径向均匀开孔装有滚珠,所述套筒上套有滑套,所述滑套后半段内径小与套筒滑动配合,所述滑套后端抵接有回位弹簧。
插头相配合插入插座,先拨动滑套向后运动,压缩回位弹簧,滑套内径小的后半段滑过套筒前端端部装的滚珠,这时插针插入套筒,中段直径大的部分将滚珠向外顶,由于滑套前半段内径大,滚珠均向外移动,插针直径大的中段顺利通过,此时插针前端已经抵住套筒底面不能再进入,套筒上的一圈滚珠正对插针中段中部开有的第一环形槽,此时不再对滑套作用力,滑套在回位弹簧作用下回位。滑套内径小的后半段箍住滚珠,将滚珠卡死在插针中段的第一环形槽内,从而将整个插针卡死在套筒内。插针和套筒都是金属件这样电路也连通了。保证了插头和插座不会脱离开。
上述第一环形槽为“V”形平底槽。人为滑动滑套脱离开插针与套筒时,滚珠退出第一环形槽更加顺畅。
上述插针中段与插针前段的过度面为锥面。保证插针进入套筒的畅通性。
上述套筒前端套有卡圈,该卡圈抵住滑套前后半段之间的形成的台阶面对滑套限位。
上述套筒后端设置有凸台圈,所述滑套后端内壁开有第二环形槽,该第二环形槽与滑套后端面贯通,所述回位弹簧设置在该第二环形槽内,该回位弹簧一端抵在凸台圈,所述回位弹簧另一端抵在第二环形槽槽壁。这样设计回位弹簧始终在第二环形槽内,没有暴露在外面更加耐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插头与插座适用于建筑工地上施工用,在使用中插头与插座的拉扯等都不会将插头与插座拉脱离开,不会中断施工,影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插头和插座相结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活动插头,由插头本体1和插针2构成,所述插针2为圆棒形,该插针2分为前、中、后三段,所述其中插针2后段一部分插入插头本体1内,插针2为金属件,插针2后段连接有电线从插头本体1后端伸出,所述插针2中段直径比插针2前段直径大,该插针2中段中部开有第一环形槽2a。所述第一环形槽2a为“V”形平底槽。所述插针2中段与插针2前段的过度面为锥面。
如图2所示,一种与活动插头相配合的插座,主要由底座3、套筒4、滑套5、回位弹簧6和卡圈7构成,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与活动插头上的插针2相配合的套筒4,套筒4外表面为绝缘体,套筒4前端套有卡圈7,该卡圈7抵住滑套5前后半段之间的形成的台阶面对滑套5限位。所述套筒4前端端部径向均匀开孔装有滚珠8,所述套筒4上套有滑套5,所述滑套5后半段内径小与套筒4滑动配合,所述滑套5后端抵接有回位弹簧6。所述套筒4后端设置有凸台圈4a,所述滑套5后端内壁开有第二环形槽,该第二环形槽与滑套5后端面贯通,所述回位弹簧6设置在该第二环形槽内,该回位弹簧6一端抵在凸台圈4a,凸台圈4a外表面为绝缘体,所述回位弹簧6另一端抵在第二环形槽槽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维羽,未经廖维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53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