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头颈CT扫描外固定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5754.7 | 申请日: | 201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9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戴明德;陈伟;蔡萍;黎川;周代全;黄学全;陆明;王新;王庆;何昆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6/04 | 分类号: | A61B6/04;A61B6/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颈 ct 扫描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T扫描用辅助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头颈CT扫描外固定架。
背景技术
CT检查是一种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被扫描体的稳定性直接影响了CT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头颅CT扫描检查时,患者头部不自主运动会导致CT图像出现运动性伪影,降低图像的质量,针对这种情况,现有技术已采用头部固定托架来解决相应问题,但对于颈椎的CT扫描,却么有专门的颈椎固定托架,而颈椎CT扫描时,又特别需要这种固定托架,因为在扫描时,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头过伸,双上肢下引,以使颈部软组织拉直,椎间隙尽量拉大,便于体现解剖关系,但采用这种体位会使病人不能坚持,在扫描时会活动,使椎间隙移动,导致不能完全扫描到颈椎问盘面层,从而影响诊断。针对以上情况,专利号为ZL200820227449.1和ZL200820017244.0中采用了一种CT扫描床,这种扫描床设置了头托、颈托装置,颈托通过与其连接的调节装置调节其高度,从而改变颈椎高度方便扫描,头托、颈托装置上有海绵体,这种设计虽然解决了一定的问题,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改进,比如头托、颈托上的海绵体虽然柔软,但其形状是固定的,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的颈部形状,而且这种装置结构相对复杂,不易生产和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头颈CT扫描外固定架,其头托和颈托装置上都设置有贴合人体生理曲线的充气垫,可以根据检查的需要调节病人头部和颈部位置,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头颈CT扫描外固定架,包括头托装置、颈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托装置对应放后脑勺的部位设置一小窝,窝的上面覆盖设置充气垫,头托装置与颈托装置固定连接,颈托装置是由颈托板和其上的充气垫组成,所述头托装置和颈托装置上设置的充气垫分别连接一充气装置,在颈托板下部设置有与扫描床上弹簧卡槽配合的弹簧卡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头颈CT扫描外固定架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头托装置上设置有一小窝,窝的上面覆盖设置有充气垫,颈托装置上也设置有充气垫,这样病人在进行扫描时,可根据检查的需要,调节不同部位的充气垫,从而达到对不同部位的准确扫描,比如在扫描头部时,可以将头托装置上的充气垫充气,以达到需要的扫描基线,在扫描颈部时,可只充气颈托装置上的充气垫,以垫高颈部,使颈部软组织拉直,便于体现解剖关系,设置的气垫在充气时可以充分贴合人体头部和颈部的生理曲线,使病人有舒适感,同时这种装置的结构设置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可广泛推广应用。
进一步,所述头部充气垫的形状设置为符合人体头部后脑勺生理弯曲的凹状。这样在充气垫不充气的情况下,其形状也符合人体头部后脑勺的形状,使使用者有舒适感。
进一步,所述颈部充气垫的形状设置为符合人体颈部生理弯曲的凹状。这样在充气垫不充气的情况下,其形状也符合人体颈部的形状,使使用者有舒适感。
进一步,为了提高使用的适应性,所述头托装置周围设置有海绵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头颈CT扫描外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头颈CT扫描外固定架,包括头托装置1、颈托装置,所述头托装置对应放后脑勺的部位设置一小窝,窝的上面覆盖设置头部充气垫6,头部充气垫6的形状设置为符合人体头部后脑勺生理弯曲的凹状,头托装置1与颈托装置固定连接,颈托装置是由颈托板5和其上的颈部充气垫10组成,颈部充气垫10形状设置为符合人体颈部生理弯曲的凹状,所述头托装置和颈托装置上设置的充气垫分别连接一充气装置7,在颈托板5下部设置有与扫描床上弹簧卡槽配合的弹簧卡子8,所述头托装置周围设置有海绵垫9。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57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式球面双拱型剃须刀刀头构件
- 下一篇:抓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