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压短路测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65818.3 | 申请日: | 201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3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李锐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G01R31/3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4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短路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压短路测试机构,尤其涉及平压短路测试机。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提出之前,对于设备生产行列来说,生产自动短路测试仪比较多,但对于锂电行列来说,使用手动用于批量生产、型号单一的锂离子圆柱电芯比较实用,聚合物锂电使用全自动短路测试仪的厂家比较少。然而,自动短路测试仪成本高、测试型号单一,而且自动短路测试仪只是压紧电芯测试两极耳之间的内阻,没有起到电芯平压压实作用。大多数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厂家采用手动短路测试仪,该手动短路测试仪制作简单,具有电芯平压压实作用,但是需要手工采用仪表测试电芯两极耳之间的内阻,且不适用于动力电芯的测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平压短路测试机,以结构简单、成本低、既能实现压紧作用又能实现短路测试作用的目的。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平压短路测试机,包括机架和布置在机架上的平压装置与控制部分,平压装置包括上压板、下压板和气缸,下压板和气缸都固定在机架上,上压板与气缸输出端相连;控制部分包括启动开关、调压阀和压力表,启动开关的控制电路、调压阀和压力表与气缸相连,所述上压板上设有短路测试装置,该短路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探针和探针定位条,探针定位条固定在上压板下方,测试探针布置在探针定位条内侧;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内阻调试器、内阻显示器、延时控制器和报警器,内阻显示器与测试探针、内阻调试器、延时控制器和报警器相连,延时控制器还与气缸的控制电路相连。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测试探针滑动连接在探针定位条上,并通过固定装置固定。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平压机的基础上加设短路测试装置,实现了平压短路测试机结构简单、成本低和既能实现压紧作用,又能实现短路测试作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测试型号多样化的特点,而且还具有既能实现压紧作用,又能实现短路测试作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1-上压板、2.2-下压板、2.3-气缸、3.1-启动开关、3.2-调压阀、3.3-压力表、3.4-内阻调试器、3.5-内阻显示器、3.6-延时控制器、3.7-报警器、4.1-测试探针、4.2-探针定位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平压短路测试机,包括机架1和布置在机架1上的平压装置与控制部分,平压装置包括上压板2.1、下压板2.2和气缸2.3,下压板2.2和气缸2.3都固定在机架1上,上压板2.1与气缸2.3输出端相连;控制部分包括启动开关3.1、调压阀3.2、压力表3.3、内阻调试器3.4、内阻显示器3.5、延时控制器3.6和报警器3.7,启动开关3.1的控制电路、调压阀3.2和压力表3.3与气缸2.3相连,内阻显示器3.5与内阻调试器3.4、延时控制器3.6和报警器3.7相连,延时控制器3.6还与气缸2.3的控制电路相连。所述上压板2.1上设有短路测试装置,该短路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探针4.1和探针定位条4.2,探针定位条4.2固定在上压板2.1下方,测试探针4.1布置在探针定位条4.2内侧,该测试探针4.1滑动连接在探针定位条4.2上,并通过固定装置固定,测试探针4.1与内阻显示器3.5相连。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接通电源和气源后,根据所需要测试的电芯调节好压力和测试探针4.1的间距;然后将电池放在钢板上,并用手把钢板推到下压板2.2上方;最后用按下启动开关3.1,气缸2.3带动上压板2.1向下工作,压住、压实电芯,同时测试探针4.1接触到极耳进行检测,所检测到内阻阻值在内阻显示器3.5上显示,内阻阻值大于所预设内阻时,报警器3.7报警,需要等到延时时间到后气缸2.3退出工作,报警器才3.7停止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58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