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外置式膜过滤分离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66534.6 | 申请日: | 201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9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施军营;乔如林;陈磊;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蓝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置 过滤 分离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外置式膜过滤分离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不同水质、不同处理规模的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的生活和工业污水综合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外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中,传统活性污泥方法是比较常见的技术,膜生物反应器是近来国内外逐步推广的污水分离过滤处理新技术,它是传统活性污泥和现代膜分离过滤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伴随着现代膜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膜过滤技术逐渐应用到污水处理领域。常规的水处理膜技术包括:微滤膜(MF)、超滤膜(UF)、纳滤膜(NF)和反渗透膜(RO)等技术,膜技术的发展首先是在满足人们引用水处理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但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以及水资源的严重短缺,膜技术在污水治理、中水回用中已作为一项实用技术。膜过程常用于二级处理后的深度处理中,多以微滤(MF)、超滤(UF)替代常规深度处理中的沉淀、过滤、吸附、除菌等预处理。以纳滤(NF)、反渗透(RO)进行水的软化和脱盐。
现阶段,在MF和UF基础上开发的膜生物反应器(MBR)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生化末端的泥水分离过程,利用膜的截留作用使微生物完全被截留在生物反应器中,实现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龄的完全分离,使生化反应器内的污泥浓度从3~5g/L提高到10~20g/L,从而提高了反应器的容积负荷,使反应器容积减小。污泥泥龄的延长,有利于较长世代期的亚硝化菌和硝化菌被保留在反应器中,使氨氮得到较充分的硝化,再通过反硝化过程实现生物脱氮。
随着错流式膜技术的进一步开发,特别是膜材料和膜产品不断发展,以及近年来膜价格的大幅度下降,使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在废水处理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MBR及其组合工艺在渗沥液处理工程中取得了广泛应用和较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降解COD、BOD和氨氮等主要污染物,出水水质好,无细菌和固体物;以及膜生物反应器内的微生物浓度高,耐冲击负荷,其膜生物反应器在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长时间下运行,剩余污泥量小。
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的:
一种内外置式膜过滤分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进水管、液位计、生物接触氧化反应池、填料、进料泵、污泥回流泵、曝气管、排污泥放空阀、挡板、集水管、真空压力表、出水管、膜冲洗鼓气管、气体流量计、气体流量计、阀门、空气泵、液体流量计、抽吸泵、循环管、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负压抽吸或重力自流的射流加压曝气装置、膜分离池,以及可设置在膜分离池内的内置式膜组件或单独设置在膜分离池外的外置式膜组件、膜组件曝气管和产水管,其中:所述气体流量计可通过阀门连接空气泵,所述壳体顶端可连有液位计,所述壳体侧边上、下端可分别开有进水管和排污泥放空阀,所述膜组件曝气管和产水管配套可集中设置或集成在单一模块中。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生物反应器由固液分离膜系统和生物反应器两部分构成,其在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长时间下运行。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在膜分离池内的内置式膜组件中的内置式膜采用中空纤维帘式膜或平板式膜。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分离池的池型采用方形,池壁四周设置多个膜分离池,以及池壁四周设置用于多池合并连接的紧固件接口和管道接口。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膜组件曝气管和产水管配套集成在单一模块中,该模块可通过自动控制设备来控制该装置运行和停止,并且通过仪表的数值和预设的参数控制膜的自动反冲清洗以及化学清洗,实现零人工操作离线化学清洗。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离线化学清洗后,反应池中的液体透过固液分离膜,固体被截留在反应池中。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独设置在膜分离池外的外置式膜组件是独立的单元系统。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的单元系统采用错流式运行方式,需要较大的循环流量。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通过膜的过滤筛分作用,液体透过膜从池壁的产水侧出水。
上述技术方案中,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首先通过高效生化过程去除易降解有机物和氨氮,然后通过膜技术过滤难降解有机物,同时,让盐份通过而排除,既利用了生物处理和膜技术各自的优点,又避免了单纯反渗透的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蓝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蓝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65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宽体船舶
- 下一篇:复合三棱镜周边离焦矫正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