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杆顶紧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6551.X | 申请日: | 201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3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陆伟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胜龙锻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00 | 分类号: | B23Q1/00;F16B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海文 |
地址: | 5284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杆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床机械领域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运用于机床的拉杆顶紧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机床的连接机构包括:补强杆及安装在补强杆两端的螺帽构成;安装时先把机床的各个部件通过补强杆串接在一起,然后利用补强杆的两端螺帽把机床锁紧,但是在旋转螺帽锁紧各部件的过程使中必须让补强杆产生热膨胀,进而使补强杆产生弹性拉伸变形,待补强杆冷却收缩后机床的各个部件才能紧密的连接固定在一起。这种连接方式虽然会牢固,但也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安装困难;
2、如果机床部件损坏需更换,只能通过外力进行破坏性拆卸,因此拆卸极其不方便;
3、如果机床因外力作用产生振动或热变形,使机床各部分之间产生间隙或相对位移,也无法再通过螺帽或其它办法把各部分再次紧密相连。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使机床各部件方便拆装、连接紧密牢固且可及时加固各部件之间连接的拉杆顶紧机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拉杆顶紧机构,包括补强杆,补强杆的下端设置有下螺帽,上端设置有内螺帽,内螺帽上螺纹连接有外螺帽,内螺帽下方的补强杆上安装有活塞及与活塞配合的油压缸,活塞的一端顶压在内螺帽的下端面,油压缸的端面与外螺帽的下端面接触。
进一步,在活塞与油压缸的接缝处设置有油封,在活塞下端紧贴着油压缸设置有固定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把机床的各个部件通过补强杆串接在一起,在补强杆的下端安装下螺帽,上端通过内螺帽、外螺帽、活塞、油压缸等零部件的相互配合使机床的各个部件紧密连接固定在一起;这种拉杆顶紧机构不仅可使机床的各个部件紧密连接,拆装也很方便,而且如果各部件之间产生间隙也可及时进行加固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沿图1中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介绍的一种拉杆顶紧机构,包括补强杆1,补强杆1的下端设置有下螺帽2,上端设置有内螺帽3,内螺帽上螺纹连接有外螺帽4,内螺帽3下方的补强杆上安装有活塞5及与活塞5配合的油压缸6,活塞5的一端顶压在内螺帽3的下端面,油压缸5的端面与外螺帽4的下端面接触。
在所述活塞5与油压缸6的接缝处设置有油封7,防止注入的油渗透到外面,在活塞5下端紧贴着油压缸6设置有固定环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杆顶紧机构的工作方式详细叙述如下:
首先把机床的各部件(底座、机身、台柱、顶座等)套装在补强杆1上,通过旋紧内螺帽3、外螺帽4及下螺帽2把机床的各部件初步固定在一起,接着往油压缸6内注油,随着注入油量的增加迫使补强杆1在内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从而使外螺帽4与油压缸6之间产生微小的间隙,然后再通过旋转外螺帽4消除此间隙,之后再把油压缸6中的油放掉,这样就能使机床的各部件更加紧密牢固的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这种拉杆顶紧机构连接固定的机床拆装方便,而且如果各部件之间产生间隙可通过上述往油压缸6内注油的方式及时进行加固连接。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胜龙锻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胜龙锻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65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位装置
- 下一篇:BOPP薄膜生产线风机拆装工具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