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硬壳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67002.4 | 申请日: | 201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8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曹朝浩;廖萍;刘杰;张际清;张雁;陈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2/04;H01M2/12;H01M2/3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基才;王静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壳 锂离子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是一种在储能系统、UPS、电动车电池中用到的具有良好安全性能的硬壳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储能系统、UPS、电动车系统中用到的硬壳锂离子电池中通常设有安全装置。安全装置为电池的薄弱环节,当电池内部气压增加到一定值时,就会顶破安全装置而泄气,避免电池燃烧或爆炸。
但是,现有硬壳锂离子电池的安全装置一般采用不同金属制成,在电解液浸泡下,不容金属之间发生会发生电偶腐蚀,容易导致安全装置破损失效,影响了硬壳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安全性能的硬壳锂离子电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安全性能的硬壳锂离子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硬壳锂离子电池,其包括电池壳体、收容于电池壳体内的电池芯、密封组接于电池壳体上的电池顶盖,以及灌注于电池壳体内的电解液,其中,电池顶盖上设有至少一个泄压凹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硬壳锂离子电池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电池顶盖上设置的泄压凹槽形成薄弱位置,当硬壳锂离子电池内部出现因各类缺陷引起的高温高压时,泄压凹槽破裂并将高压气体导出,从而有效防止硬壳锂离子电池燃烧或爆炸,改善硬壳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此外,通过直接在硬壳锂离子电池的电池顶盖上加工至少一个泄压凹槽,可避免采用异种金属结构,防止异种金属在浸泡电解液后发生的电偶腐蚀。
作为本实用新型硬壳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泄压凹槽上设有刻痕。
作为本实用新型硬壳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刻痕的深度与电池的防爆压力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硬壳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泄压凹槽的形状为三角形、方形、菱形或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硬壳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刻痕的形状为直线形、三角形、方形、菱形、同心圆形、回字形或线圈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硬壳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电池顶盖上设有注液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硬壳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电池芯设有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所述电池顶盖上密封连接有与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对应电性连接的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所述泄压凹槽设置于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之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硬壳锂离子电池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硬壳锂离子电池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硬壳锂离子电池的俯视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1中圆圈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4A至图4G为本实用新型硬壳锂离子电池的泄压凹槽和开设于泄压凹槽中的刻痕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硬壳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壳体10、装设于电池壳体10内的电池芯20,以及密封安装于电池壳体10上的电池顶盖30。
电池芯20设有正极极耳202和负极极耳204,正极极耳202和负极极耳204可通过焊接对应电性连接于电池顶盖30的正极极柱302和负极极柱304上。
电池顶盖30上设有正极极柱302和负极极柱304,正极极柱302和负极极柱304通过螺纹连接或铆接密封连接于电池顶盖30上,且通过绝缘密封层50与电池顶盖30绝缘。此外,电池顶盖30上还设有注液孔306。
请特别参阅图2至图4所示,电池顶盖30在正极极柱302和负极极柱304之间设有泄压凹槽40,泄压凹槽40处对应的电池顶盖30的厚度小于电池顶盖30其他处的厚度,以形成薄弱位置。
请特别参照图3和图4所示,泄压凹槽40的上表面设有刻痕402,可以通过调节刻痕402的深度来控制防爆压力。根据本实用新型硬壳锂离子电池的其他实施方式,在泄压凹槽40内还可以增加金属或者非金属镀层,以增加结构稳定性和防腐蚀性。
泄压凹槽40和刻痕402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形状的泄压凹槽40和刻痕402的组合。例如,可以是图4A所示的菱形泄压凹槽40a和菱形刻痕402a,或图4B所示的三角形泄压凹槽40b和三角形刻痕402b,或图4C所示的方形泄压凹槽40c和方形刻痕402c,或图4D所示的方形泄压凹槽40d和间隔平行分布的直线刻痕402d,或图4E所示的方形泄压凹槽40e和线圈形刻痕402e,或图4F所示的圆形泄压凹槽40f和同心圆形刻痕402f,或图4G所示的方形泄压凹槽40g和回字型刻痕402g。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硬壳锂离子电池的组装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70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边框的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