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收线盒的手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7155.9 | 申请日: | 201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4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孟繁煦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繁煦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01 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园***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收线 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电学部,电学分部,电话通信小类,电话机的结构特点小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手机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和曾有的关于电话机的结构特点的技术对内置收线盒的手机做出了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设计过许多优秀的技术方案。如2005年中国专利局公告的由陆瑞晗申报的,授权公告号为CN2694674Y,中国专利号(ZL)为:200420004681.0号的实用新型,名称是《新型手表式手机》的实用新型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作为电话机的结构特点的技术方面,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发明创造,它有效的解决了手机携带不够方便,易丢失,接听电话不方便的问题,但是,还有许多不足:
它无法解决以下问题:
1、手机与耳机分开设置,不易携带;
2、普通耳机线容易缠到一起;
3、蓝牙耳机不使用时容易丢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手机与耳机可一同放置的内置收线盒的手机。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手机,其结构要点手机下端的壳体内设置有收线盒,耳机线设置于收线盒内,收线盒出口的耳机线上为耳机插头,耳机插头与手机相连;收线盒入口的耳机线上为耳机;手机的壳体内设置有相应于耳机的凹槽,壳体上设置有滑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手机下端的壳体内设置有收线盒,耳机线设置于收线盒内,收线盒出口的耳机线上为耳机插头,耳机插头与手机相连;收线盒入口的耳机线上为耳机;壳体上设置有滑盖;其构件少,所以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2、使用方便: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使用耳机时,可先将滑盖推开,将耳机取出,并由收线盒内拉出,收线盒将耳机线锁定后,便可以正常使用耳机了;不使用时,再次轻拉耳机线,收线盒内的锁被开启,收线盒内的扭簧将耳机线收起,然后关闭滑盖即可;其操作步骤少,使用方便。
3、手机、耳机一同放置,便于携带: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设置了收线盒,不使用耳机时,可将耳机线收入收线盒内,耳机收入壳体的凹槽内;关闭滑盖后,手机同耳机合为一体,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滑盖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滑盖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凹槽、2为耳机、3为耳机线、4为收线盒入口、5为收线盒、6为收线盒出口、7为耳机插头、8为壳体、9为手机、10为滑盖。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手机9,手机9下端的壳体8内设置有收线盒5,耳机线3设置于收线盒5内,收线盒出口6的耳机线3上为耳机插头7,耳机插头7与手机9相连;收线盒入口4的耳机线3上为耳机2;手机9的壳体8内设置有相应于耳机2的凹槽1,壳体8上设置有滑盖10。
壳体8内可设置两个收线盒5;两个耳机2的耳机线3分别设置于两个收线盒5内;防止两条耳机线3互相缠绕。
收线盒5为现有技术,市场上可购置。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次动作过程:
使用耳机2时,可先将滑盖10推开,将耳机2取出,并由收线盒5内拉出,收线盒5将耳机线3锁定后,便可以正常使用耳机2了;
不使用时,再次轻拉耳机线3,收线盒5内的锁被开启,收线盒5内的扭簧将耳机线3收起,并将耳机2收于壳体8内的凹槽1内;然后关闭滑盖10即可。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繁煦,未经孟繁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71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