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推式割胶刀刀载割胶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7343.1 | 申请日: | 201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3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寿;唐凤平;赵磊;赵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文寿 |
主分类号: | F21V33/00 | 分类号: | F21V33/00;F21V19/02;F21W131/402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663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割胶 刀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推式割胶刀刀载割胶灯。
技术背景
据多年的深入市场调查了解,现如今市场上使用的割胶灯多为头带式,即通过三根收缩带固定在头部,在对市场10个不同品牌的头载式割胶灯进行抽查,重量平均为246g,电池平均容量在1200mAh,正常照明时间平均为8个小时。一方面如此笨重的物体长时间绑在头上,时间一长,易造成作业者感到头部不适、头闷等现象,另一方面电池容量小,易老化而报废。在设计制作上,传统割胶灯做工粗糙,体积大,耗费材料,且寿命短,电池与灯一体式的设计,一旦某部分损坏,将造成整盏灯报废,不环保。从割胶者自身来讲,割胶作业一般在热带高湿度的地方,蚊虫泛滥,灯光从头部射出易招惹蚊虫叮咬面部。使用传统割胶灯在作业时,需眼、手、头部灯光配合,长时间的工作会使得作业者手、眼、头部感觉疲劳。虽然现在割胶灯大部分均采用LED灯照明,但光线参差不齐,多为白炽光和蓝光,光线虽好看,但不符合生理要求,眼睛长时间在这样的光束中作业易造成眩晕,视线模糊,视觉错乱,方向迷失等现象。申请人对相类似专利进行检索后,发现专利号为200830086520.4和200930077478.4的设计也是将割胶灯设计在割胶刀上,其共同特点是将其安置在手柄前端或者手柄和刀架的连接处,由于设计欠缺考虑,只能满足与传统割胶刀的对接,而不能用于新型多功能免磨割胶刀上。再者该设计没有充分考虑灯的电能供应系统。从实用性上分析,将割胶灯设计在此位置,在割胶操作时,易挡住割胶者的视线;另外因为割胶时,割胶刀头需要绕树割180°,由于灯体设计靠后,光线不能及时配合灯头走向,灯体积过大,在割胶时灯体易与橡胶树摩擦或挡手,影响割胶。曾见类似产品投放市场,但因上述种种弊端,消费者不接受,仍然选择了头带式割胶灯,可以说此二项专利在转换为实际产品,并推向市场应用是不可行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推式割胶刀刀载割胶灯,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推式割胶刀刀载割胶灯,包括灯头、灯颈、电池、灯体和尾部,其特征在于:安装有灯头的灯颈连接在灯体前部,内装有电池的灯体与尾部采用波纹管式公母扣连接;通过长形灯体腹部的至少两个韧性弹片与市场上销售的传统推式割胶刀的刀翼两侧吻合相连、以及设置于尾部上的螺帽与穿过推式割胶刀刀架的螺钉连接以加固割胶灯整体与刀架部分的连接,使割胶灯整体吻合固定在不同弧度的割胶刀刀架上。
所述割胶灯整体的长度为3~12cm,直径为1~2cm。
所述灯头与灯颈为转动式连接,调整光照范围的灯头相对于灯颈在上下左右50°范围内任意旋转。
所述灯颈通过螺纹连接在灯体上。
所述灯体内装有规格为2200mAh高浓缩锂离子可充电电池。
所述设置有开关按钮和充电口的尾部与灯体之间的波纹管式公母扣连接处在0°~60°范围内垂直可调。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这种推式割胶刀刀载割胶灯,改变传统的头带式割胶灯的种种弊端,将其设计为固定安装在目前市场使用的推式割胶刀上,固定原理是利用灯体腹部的两个韧性塑料弹片将其固定于刀架的三角刀翼两侧,同时尾部加螺帽螺钉结构加强固定于刀架上。其构造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灯头灯颈、兼有电池盒作用的灯体和尾部。灯体与尾部在连接处通过波纹管式公母扣结构相连,尾部可相对于灯体在垂直范围内移动,使其可任意与市场上不同弧度推式割胶刀对接。由于设计结构先进合理,减轻质量,使其质量仅为48g。安放位置适当,结构小巧缜密,在割胶操作中,不挡视线,不挡手,不顶树。三部分轻松组合,任意部分损坏更换即可,节省环保。采用高浓缩锂电池,电池容量达2200mAh,正常放电时间可达10小时以上,使照明时间增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刀载式割胶灯分解结构图。
图2是图1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尾部正面和背面外形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刀载式割胶灯仰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与传统割胶刀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与新型多功能组合式免磨割胶刀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文寿,未经赵文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73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水下养殖网箱的温度与深度智能控制系统
- 下一篇:光谱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