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标靶气压感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67346.5 | 申请日: | 2010-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4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廖英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怪怪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J1/00 | 分类号: | F41J1/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张绍严;王大珠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压 感应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类,特别涉及一种标靶气压感应结构,尤指一种提升标靶命中感应的标靶气压感应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生存游戏愈来愈盛行,然而,在中国台湾实枪射击活动尚未开放前,玩具BB气枪尚称可替代实枪射击的射击休闲活动,唯雨天或个人活动时,既限制于场地及目标物而缺乏趣味性,目前市售目标靶物,除纸靶及简易立靶(击中倾倒,手动扶正)外,几款电动靶因设计及材质选项,具有容易故障破损,无法扩充变化、感应能力不灵敏等缺点,让使用者在使用上产生困扰,也缺乏方便性,专业性靶场设备,也不是一般兴趣玩家经济能力能够承受的。
而目前一般的标靶在感测方面均运用数字感应的方式来计算分数,但此种方式不仅感应灵敏度低,而且其整体成本、组装及维修费用较高,倘若数字感应装置发生故障时则无法有精准的感测及计算,进而影响到使用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靶气压感应结构,解决现有标靶感应灵敏度低,而且其整体成本、组装及维修费用较高的问题。
一种标靶气压感应结构,包括:
一壳体,该壳体设有一开放式的容置空间,且于该壳体上形成一穿孔;
一弹性膜,该弹性膜覆盖于该壳体,使该容置空间呈密闭状态;及
一测压装置,该测压装置设于该穿孔,且于该测压装置内设有一供设置一浮动件的容置区,另于该容置区内设有一供感测该浮动件动态的感应件。
更包括一设于该壳体内、且供驱动一组发光件的电路板;
该浮动件为保丽龙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有效提升标靶的精准感测度,且架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动作状态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动作状态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动作状态示意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与附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及立体分解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此标靶气压感应结构1主要由壳体10、弹性膜12及测压装置14组成,其中壳体10设有一开放式的容置空间102,且于该壳体10上形成一穿孔104,而位于壳体10的开放式容置空间102处覆盖一弹性膜12,使容置空间102呈现密闭状态,而穿孔104处则设有测压装置14,于测压装置14内设有一容置区140,于此容置区内则设置一浮动件142(保丽龙),另于该容置区140内设有一感应件144,利用感应件144能有效感测浮动件142的动态,而壳体10内可装设一供驱动一组发光件20的电路板2,此电路板2会与感应件144电性连接。
由上述的结构、组成设计,就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形说明如下,如附图3至附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动作状态示意图一、剖面动作状态示意图二及剖面动作状态示意图三,由图中可清楚看出,首先将测压装置14组装于壳体10上的穿孔104,此时测压装置14会与容置空间102内的气流相通,由于壳体10覆盖一弹性膜12使得容置空间102呈现密闭状态。
当弹性膜12受到外在对象碰触时(如BB弹),此时弹性膜12则会变形,进而使容置空间102内的气流产生震波,此时测压装置14内的浮动件142则同时会受到此气流的影响而改变原本的位置。
当设于容置区140内感应件144感测到浮动件142的移动后,则会随即发送感应讯号至运算单元(图未示出),因此,尽管只触碰到弹性膜12周缘亦可感应到是否击到此弹性膜12,进而提升标靶的精准感测度。
如附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同时参阅附图2,此种设计可运用于一般标靶的九宫格,为了能显示不同表示方式的标靶气压感应结构1,如:需攻击的目标、得分的目标或已击中的目标,于该壳体10内、且供驱动一组发光件20的电路板2,此电路板2会与感应件144电性连接,藉以达到显示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怪怪贸易有限公司,未经怪怪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73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石墨烯粉体的方法
- 下一篇:多管发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