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槟榔去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7363.9 | 申请日: | 201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4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汤淑珍;汤妍;包浩雷;罗春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益阳市鹏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 |
代理公司: | 益阳市银城专利事务所 43107 | 代理人: | 舒斌;夏宗福 |
地址: | 413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槟榔 核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槟榔的加工,具体地说是一种槟榔去核装置。
背景技术
槟榔,一种果实,盛产于我国海南及台湾省。无论生熟食用时均嚼而不咽,汁水有去风湿、提神、健胃、助消化作用。我国南方数省均有不少人口作为口香糖一般食用,随着加工工艺的科学与合理化,食用人群渐向北方扩散。在槟榔加工过程中,特别是在青果槟榔的加工中,有一道剖切槟榔去除槟榔核的工序,目前均依赖人工作业,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企业生产成本也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机械去除槟榔核的槟榔去核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利用剖切后的槟榔在与转鼓一道做圆周运动时,转鼓内槟榔将产生沿圆周切线方向的离心力;此时,当线速度达到一定时,剖切后槟榔的槟榔核与槟榔壳间的连体纤维被拉断,使槟榔壳与槟榔核分开。一种槟榔去核装置,它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由动力带动的转鼓,转鼓上部设有进料斗。
本实用新型为使分开后的槟榔壳与槟榔核在离心装置中实现自动分离,转鼓上设有网孔,网孔直径大于槟榔核小于槟榔壳,转鼓上部设有进料斗,下部设有槟榔核出口,机架上部一侧设有与转鼓连通的槟榔壳出口。
为更好地实现槟榔壳与槟榔核的分开与分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鼓为锥形。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现了发明目的,装置简单,使用方便,实现了槟榔去核自动化,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可知,一种槟榔去核装置,它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由动力带动的转鼓4,转鼓4上部设有进料斗2。
本实用新型为使分开后的槟榔壳与槟榔核在离心装置中实现自动分离,转鼓4上设有网孔,网孔直径大于槟榔核小于槟榔壳,转鼓4上部设有进料斗2,下部设有槟榔核出口5,机架1上部一侧设有与转鼓4连通的槟榔壳出口3。
为更好地实现槟榔壳与槟榔核的分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鼓4为锥形。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剖切后的槟榔(含水率30-50%)与锥形的转鼓4一道做圆周运动,当线速度达到一定时,槟榔的槟榔核与槟榔壳间的连体纤维被拉断,使槟榔壳与槟榔核分开,槟榔核经转鼓4上的网孔筛出,在机架1上静止的锥形外壁阻挡作用下,下滑落至槟榔核出口5。其槟榔壳被网孔拦截,由于槟榔壳体重量减轻,在锥形转鼓4内受网壁向上导向分力的作用,沿锥形转鼓4的网壁向上滚动至槟榔壳出口3溢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现了槟榔去核自动化,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益阳市鹏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益阳市鹏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73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粉丝、粉皮生产设备
- 下一篇: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