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多功能软化阀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67651.4 | 申请日: | 201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5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原海林;伍孝荣;杨润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润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74 | 分类号: | F16K11/074;F16K27/04;C02F1/42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吴继道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多功能 软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系统用的节能型多功能软化阀。
背景技术
现在的工业或民用水处理系统都必须用多功能软化阀进行水流道的切换,对固定床水处理系统实现运行制水、反冲洗、吸盐/慢洗、向盐箱补水、正冲洗等功能,对浮动床水处理系统实现运行制水、落床、吸盐/慢洗、向盐箱补水、顺洗等功能。现有的平面转动密封副软化阀主要为两片式(只有定阀片和动阀片),两片式平面转动密封副软化阀和其他结构的软化阀在普遍水处理系统应用中,在制水周期里会有短暂硬水混入软水中(如需无硬水流出,需另配阀门),在反冲洗、正冲洗或顺洗、吸盐/慢洗和向盐箱补水的过程中是用硬水作为水源。水处理工艺的正冲洗的目的是将再生好的树脂床层中的残余盐水清洗干净,并软化硬水,直至水质合格才切换至运行供水状态。盐水中的Ca2+、Mg2+等硬水离子的含量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树脂的再生效果和盐耗量,这些硬水离子的含量越高,树脂的再生效果越差,盐耗也越高,而采用软水反冲洗、正冲洗、吸盐/慢洗和向盐箱补水,需要另外增加泵、阀和控制要求,无疑增加了投入成本和运行成本。通常在现有软化阀技术对硬度较低的水质采取顺流再生固定床、逆流再生固定床和浮动床工艺,并采用硬水作为反冲洗、正冲洗或顺洗、吸盐/慢洗和向盐箱补水的水源,对硬度较高的水质采取浮动床,并用软水作为顺洗、吸盐/慢洗和向盐箱补水的水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多功能软化阀,无需增加辅助设备,通过密封副结构和流道设计将向盐箱补水过程作为小正冲洗或小顺洗过程,回收大部份吸盐/慢洗再生树脂后残留在树脂层中的残余盐水、并向盐箱补经过软化的水、从而达到减少正冲洗或顺洗的时间和水耗、降低盐耗、提高树脂产能,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多功能软化阀,包括设置有出水口、吸盐或向盐箱补水口、污水口和进水口的阀体,压盖螺母,阀杆,设置在阀杆上以驱动阀杆的驱动装置,以及设置在阀体内构成阀门流道切换的密封副,阀体内还设置有射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副由下定阀片、动阀片和上定阀片的三片式平面转动密封副组成,阀体设有出水口、吸盐或向盐箱补水口、污水口和进水口,阀体中分别设有用于和水处理系统树脂罐体的下布水器和上布水器分别连通的布水器流道,射流器内置于阀体中,阀体中设有射流器进水流道、射流器出水流道,吸盐或向盐箱补水口和射流器进水流道、射流器出水流道相连通,阀体中设有分别和出水口、污水口、进水口相连通的出水口流道、污水口流道、进水口流道;下定阀片中心设置有与污水口流道相连通的通孔,下定阀片圆周上设置有分别与布水器流道、出水口流道、射流器进水流道、射流器出水流道相连通的通孔;上定阀片中心设置于阀杆配合的通孔,上定阀片圆周上设置有若干与进水口流道相连通的通孔;动阀片中心设置有与阀杆构成联动配合的孔,动阀片圆周上分别设置有两个通孔以及两个盲孔;上定阀片、下定阀片的各孔通过动阀片转动配合对应相通或关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应用于水处理系统时,手动或电动或其他方式的驱动装置使动阀片转动,通过动、定阀片上的各不同通孔或者盲孔的相对重叠位置切换配合,对固定床即可实现运行制水、反冲洗、吸盐/慢洗、向盐箱补水、正冲洗等不同控制状态,对浮动床即可实现运行制水、落床、吸盐/慢洗、向盐箱补水、顺洗等不同控制状态。无需增加辅助设备,通过密封副结构和流道设计将向盐箱补水过程作为小正冲洗或小顺洗过程,回收大部份吸盐/慢洗再生树脂后残留在树脂层中的残余盐水、并向盐箱补经过软化的水、从而达到减少正冲洗或顺洗的时间和水耗、降低盐耗、提高树脂产能,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上定阀片设有通孔(32)、(33)、(34)和(35),通孔(32)、(33)、(34)与所述进水口流道相连通,通孔(32)、(34)分别与所述下定阀片的布水器流道通孔对应位置设置,通孔(33)对应所述下定阀片的射流器进水流道通孔对应位置设置,通孔(35)与所述阀杆相配合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应用于逆流再生固定床工艺。
本实用新型还可设置为:所述的上定阀片设有通孔(32)、(33)和(35),通孔(32)、(33)与所述进水口流道相连通,通孔(32)与所述下定阀片的布水器流道通孔对应位置设置,通孔(33)对应所述下定阀片的射流器进水流道通孔对应位置设置,通孔(35)与所述阀杆相配合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应用于浮动床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润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润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76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