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底石油钻井失控喷油后抢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67769.7 | 申请日: | 201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2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明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5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底 石油 钻井 失控 喷油后 抢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上大面积浮油收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海底石油钻井失控喷油后的抢救装置,属于国际专利分类E02B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工业和海上石油运输的发展,海洋与河流的石油污染已经引起了公众普遍的关注。目前一般采用浮油吸附法处理海上的溢油,该方法对吸油材料有比较高的要求,往往价格昂贵,吸油效率低,对于突然发生的海底石油钻井失控喷油的快速处理无法应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处理海底石油钻井失控喷油后造成泄漏的抢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海底石油钻井失控喷油后抢救装置,它包括锥形的集油罩,在集油罩的锥顶部位装有集油管,在集油管的末端设有螺旋封口。
所述的集油管是由若干个相互连接的续接管续连组成。
在所述集油罩的上开口部位边沿安有缆绳,通过缆绳与拖船连接。
所述集油罩的锥顶部位及其延长的续接管与海上石油钻孔对准。
本实用新型针对海上石油的大面积泄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抢救装置,作业既方便又快捷,回收率高,并为进一步更加全面的清理和收集赢得了时间。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浮油收集量大,有效避免的连锁事故和火灾、爆炸的发生,是一种适用于海洋大面积浮油清理的装置,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拖船将集油罩拖运至事故发生地点安装的示意图;
图3为集油罩在事故发生点倒置工作时的示意图。
图中:1、海底,2、集油罩,3、集油管,4、续接集油管,5、泄漏的原油,6、海平面,7、石油钻孔,8、拖船,9、临时螺旋封口,10、油船。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上述图1-图3,海底石油钻井失控喷油后抢救装置,其主体为锥形的集油罩2,在集油罩2的锥顶部位装有集油管3,集油管3末端有螺旋封口9;集油管3由若干个相互连接的续接管4续连组成;集油罩2的上开口部位边沿安有缆绳,通过缆绳与拖船8连接。集油罩2的锥顶部位及由其延长出的续接管4与海上石油钻孔7对准。
在使用时,首先制作一个具有足够强度的巨大锥形的集油罩2,使之可完全覆盖漏油的钻井7;将集油罩2的集油管3用临时螺旋封口9封死;将集油罩2的集油管3朝下,利用集油罩2的浮力使其漂浮在海面6上,用拖船将其拖至失控钻井7的上方,并再将其倒置。用起重船将集油罩2固定在海面6上后,将集油管3的螺旋封口9打开,并将一根根与集油管3口径相当的续接集油管4与之相接,直至集油罩2沉至海底1、并完全覆盖漏油的钻井口7,而续接集油管4的管口露出海平面6。
即使海底1的地形不够平坦,集油罩无法严实覆盖住漏油井口周围的海底,但由于原油轻于海水,漏出的原油5将会顺着的续接集油管上升至海面。再以软管将漏出的原油5输往油船10。这样,既解决了污染问题,又能将喷出的原油回收,可谓一举两得。
墨西哥湾海底石油钻井失控漏喷油造成了大面积严重污染,给当地带来了环境灾难。为解决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个简便有效的抢救方案,以解燃眉之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明,未经李建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77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