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料叠放支撑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20267815.3 申请日: 2010-07-22
公开(公告)号: CN201816866U 公开(公告)日: 2011-05-04
发明(设计)人: 李泽东;李书福;杨健;安聪慧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65D19/26 分类号: B65D19/26;B65D19/38;B65D19/40
代理公司: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代理人: 尉伟敏
地址: 315800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板料 叠放 支撑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料运输存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板料叠放支撑装置。

技术背景:

冲压厂实施自动化的生产方式,其中板料的位置要求非常准确,而且材料表面不能有压伤,否则会造成板料的浪费,形成制造成本的增加。现在的板料存储主要是放置在托盘上,上层的托盘压着下层托盘,层层叠放,相邻托盘之间没有支撑装置支撑,使处于下层托盘上的板料被压伤。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381029Y,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实用新型的名称为凹形托架,该申请案公开了凹形托架,它主要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托盘,托盘为向下凹陷的盘体,托盘与支架固定连接在一起。支架可以为多层结构,上下多层结构是直接固定连接或是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其不足之处是托盘为向下凹陷的盘体,不适合放置板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了板料在运输存储过程中被压伤的难题,提供了一种板料叠放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板料叠放支撑装置,包括多层的托盘,相邻两层托盘之间设有定位柱,定位柱上设有限位板,上侧限位板与上层托盘的底端相接触,下侧限位板与下层托盘的上表面相接触,两个限位板之间的距离大于下层托盘上放置的板料的厚度。托盘的四角下方设有空心支撑柱,方便定位柱插入支撑柱中,定位柱的下端插入下层托盘的支撑柱中,定位柱的上端放置上层托盘,实现层层叠放,下层托盘上放置的板料处于两个限位板之间,防止上层托盘底部的钢梁压伤所放置的板料。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是定位柱包括锥头、支撑本体,锥头位于支撑本体的上端,上侧限位板位于锥头的下方,下侧限位板位于支撑本体的下端。本支撑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板焊接在支撑本体上且限位板表面垂直于支撑本体的轴线,这样支撑效果更加稳固。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是限位板为圆盘状,也可以是方盘状、椭圆盘状。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是定位柱位于托盘的四角下方,方便板料的装载与提取。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是支撑本体为空心方管,使得定位柱的重量减轻。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是定位柱的材料为钢材,经久耐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根据板料托盘的多少进行叠放,不会压伤板料,且结构简单合理,拆卸方便,运输也很便利,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定位柱结构图。

图中:1.托盘  2.支撑柱  3.定位柱  4.吊耳  5.钢梁  6.锥头 7.限位板  8.支撑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种板料叠放支撑装置,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板料叠放支撑装置包括多层的托盘1,托盘1的底部设有两个空心钢梁5,方便叉车叉入运输及板料的捆绑固定,托盘1的两个对边设有四个吊耳4,四个吊耳4相对于两个对边两两对称,吊耳4焊接在两个对边上面,方便吊车吊运,托盘1的四角设有空心支撑柱2,方便定位柱3插入支撑柱2中。定位柱3由锥头6、限位板7、支撑本体8组成,锥头6位于支撑本体8的上端,在支撑本体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板7。所述锥头6,插入上层托盘1的支撑柱2中,锥头6下部设有一限位板7,它与上层托盘1的支撑柱2的底端相接触,其形状为圆盘状,防止上层托盘1掉下来,在支撑本体8的底端下部还设有一限位板7,它与下层托盘1的上表面相接触,防止定位柱3的底端全部掉入下层托盘1的支撑柱2里,限位板7与支撑本体8焊接在一起且限位板7垂直于支撑本体8的轴线。定位柱3的两个限位板7之间的距离大于下层托盘1上放置的板料的厚度,防止上层托盘1底部的钢梁5压伤下层托盘1上的板料。在使用时将定位柱3插入下层托盘1四角的支撑柱2里,在定位柱3的顶端放置上层托盘1,实现层层叠放。 

此装置设计结构简单,拆卸方便,特别是对板料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78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