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紧凑型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7991.7 | 申请日: | 201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8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游英;黄德祥;张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特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凑型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紧凑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一种能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更加广泛。换热器种类很多,但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基本上可分三大类即:间壁式、混合式和蓄热式。
目前的换热器均在一个普遍的缺点,就是体积较大,在一些空间较为狭窄的场合不能使用,而对于一些体积较小的换热器来说,由于其内部结构的限制,水流量又较小,换热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换热效率高的换热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紧凑型换热器,其包括一外壳和一内盘管,所述内盘管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内盘管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制冷剂空腔,所述制冷剂空腔两端设有开口,所述内盘管的两端伸出所述外壳。
优选的,所述外壳包括一内筒和一外筒,所述内筒位于所述外筒内,所述内盘管盘绕在所述内筒上,所述外壳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顶盖和下底盖。
优选的,所述内盘管为螺纹管或内部为螺纹外部为肋片的管道。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紧凑型换热器将内盘管与外壳之间的制冷剂空腔作为制冷剂流动的通道,而将内盘管作为水流动的通道,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增加水与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效率,采用较小结构就能取得很好的换热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1、2所示,该紧凑型换热器包括一外壳2和一内盘管1,内盘管1可采用螺纹管或内部为螺纹外部为肋片的管道。内盘管1位于外壳2内,内盘管1与外壳2之间形成制冷剂空腔,制冷剂空腔的上端设有开口21,下端设有开口22,内盘管1的上端11、下端12均伸出外壳2。外壳2包括一内筒4和一外筒3,内筒4位于外筒3内,内盘管1盘绕在内筒4的外壁上,外壳2的上端设有上顶盖5、下端设有下底盖6。
该紧凑型换热器将内盘管1与外壳2之间的制冷剂空腔作为制冷剂流动的通道,而将内盘管1作为水流动的通道。做冷凝器时制冷剂上进下出,水下进上出;做蒸发器时,制冷剂下进上,水上进下出。
采用这种结构的热泵热水器可有效的增加水与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效率,采用较小结构就能取得很好的换热效果,该热泵热水器还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占地少,水流通道大,水温变化大,拼凑灵活等优点。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紧凑型换热器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依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特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康特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79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设备双电池控制装置
- 下一篇:LED线条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