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叉多孔髋钢板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8258.7 | 申请日: | 201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2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石文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文元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叉 多孔 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学中骨科方面的骨折固定器材,专门用于股骨近端骨折的钢板固定治疗。
背景技术
目前,股骨近端骨折固定所用髋钢板多为1-2个供钢钉穿过的钢钉孔或多个轴心平行的与钢钉锁定的钢钉孔。前者设计为达到足够的强度,必须使用较粗直径的钢钉;当骨折端有吸收时,锁钉可以沿着钢钉孔滑动。这种粗直径锁钉对股骨头局部内骨质的破坏较多,会降低股骨头的强度,造成锁钉尖端从股骨头内穿出、对血液循环破坏较大造成股骨头坏死以及取钉后的股骨头塌陷;骨折近端与锁钉一起滑动造成骨折端的不稳定。后者,虽然克服了粗钉的缺点,但平行穿针存在骨折近端沿钢针的滑动,仍然可以造成股骨颈短缩、影响骨折端的稳定性影响骨折愈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钢板独立钢钉和2个钢钉直径粗大破坏股骨头骨质和血运以及钢钉沿钢钉孔滑动或平行穿针骨折近端沿钢针滑动造成骨折端不稳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近端钢钉孔轴心线呈立体交叉的股骨近端交叉多孔髋钢板。本设计可通过钢钉孔在股骨头内安放多枚直径较细的钢钉,以保证钢钉总体强度,同时对股骨头内骨质破坏由少数大体积成多个小体积,降低了每个钢钉与骨质之间的界面张力,使股骨头内骨质应变率降低,减少钢钉在股骨头内穿出的机会;多个小孔较少数大孔对血运破坏小、且容易被修复重建,减少股骨头坏死的机会;多枚立体交叉的钢钉可以减少钢钉沿钢钉孔滑动的幅度,达到微动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增加髋钢板的钢钉孔数量至3枚或3枚以上,使钢钉孔轴心线与钢板各平面间交角互不相等,使钢钉穿过钢钉孔后在股骨头内呈现立体交叉布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1-2个钢钉孔设计的髋钢板必须使用较粗直径锁钉对股骨头骨质和血运破坏较大的问题,克服了多个轴心平行的钢钉孔骨折近端沿钢针滑动的缺点,降低了钢钉与股骨头骨质之间的界面张力,减少了钢钉从股骨头内穿出的机会和股骨头坏死的几率,提高了骨折固定的稳定性,使之即达到稳定固定又存在微动,有利于骨折愈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模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模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模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实例示意图。
图中1.钢板近端一部分,2.立体交叉的多枚钢钉孔,3.钢钉。
具体实施方式
当股骨近端骨折手术时,如图4,在骨折复位后,常规将髋钢板置于股骨近端外侧(1),沿立体交叉的钢钉孔(2)向股骨颈方向插入钢钉(3),使多枚细钢钉在股骨头内呈立体交叉状,达到降低钢钉与骨质间的界面张力,减少骨质的破坏,即增加固定的稳定性,又使滑动成为微动,达到利于骨折愈合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文元,未经石文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82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盗门自动化启动的可靠取样装置
- 下一篇:微型家用电烤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