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热式电热水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9107.3 | 申请日: | 201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9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洲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热式 电热 水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水杯,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饮用水加热的直热式电热水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的饮水机在方便人们饮用热水的同时,存在很多问题:由于设计的原因,对于存在加热胆内的水反复加热,这是感应器发现水温达不到设计要求水温时便会自动对温水加热,无人饮用时便会自然放凉加热胆内的水,周而复始形成所谓的“千滚水”;这种“千滚水”会令水中的微量元素、矿物质积累形成“不可溶微粒”;进而所述“不可溶微粒”便会堵塞出水口使引水机内部积累水垢、细菌并且难以清洗。而且长期使用“千滚水”会将“千滚水”内含有的重金属、砷化物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久饮会危害胃肠健康;况且饮水机一直处于待加热或加热状态,所以非常浪费电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热式电热水杯,所述的直热式电热水杯通过直热式方式实现了按压按钮即开始加热加热腔内的水,松开按钮便关闭出水和加热腔便会停止加热工作,实现了随用随出开水,达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克服了现有饮水机对水的烧烧停停产生千滚水的危害。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热式电热水杯,包括杯体、杯盖、杯座、加热体、进水管、出水管和排气管,所述杯体为具有杯底的空腔结构,所述杯体下部固接杯座,在杯体的杯底下部设有一带有加热腔和接线柱的加热体,加热腔下部或任意一侧由进水管联通杯体内的空腔,在加热体的上部分别联通排气管和出水管的下端,其中排气管上端设在杯体的空腔内,所述出水管的上部向下折弯后的出水端设在杯体上部的杯盖延伸处,在杯体上部的杯盖延伸相对一侧设有手柄,所述手柄上设有控制加热体的按钮。
进一步,设置在杯体上部杯盖延伸相对一侧的手柄为“7”形手柄或“]”形手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热式电热水杯,实现了瞬时加热,即热即饮的目的,从按下按钮开通电源至开水流出,仅需2~4秒,出水量可满足随时饮用接取开水的需求;由于加热腔不留剩水,避免了生水开水混合储存外流,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有水质的矿物质及营养成份;本实用新型具有即开即热,一次饮用,一次加热,方便卫生,节能省电等优点,使人们远离“千滚水”的健康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杯盖;2、按钮;3、排气管;4、手柄;5、接线柱;6、杯座;7、进水管;8、加热体;9、加热腔;10、出水管;11、杯体。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
结合附图1中给出的直热式电热水杯,包括杯体11、杯盖1、杯座6、加热体8、进水管7、出水管10和排气管3,所述杯体11为具有杯底的空腔结构,所述杯体11下部固接杯座6,在杯体11的杯底下部设有一带有加热腔9和接线柱5的加热体8,加热腔9下部或任意一侧由进水管7联通杯体11内的空腔,在加热体8的上部分别联通排气管3和出水管10的下端,其中排气管3上端设在杯体11的空腔内,所述出水管10的上部向下折弯后的出水端设在杯体11上部的杯盖1延伸处,在杯体11上部的杯盖1延伸相对一侧设有手柄4,所述手柄4上设有控制加热体8的按钮2,设置在杯体11上部杯盖1延伸相对一侧的手柄4为“7”形手柄或“]”形手柄。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热式电热水杯,将冷水由杯体11的杯盖1处注入,需要饮用开水时,按压按钮2,所述加热体8通电开始对加热腔9内的水进行加热,由手柄4倾斜杯体11,并倒出热水,接水杯子倒满后松开按钮2,加热体8断电并停止出水。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洲,未经陈文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91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