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温控加热绝缘保温层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9180.0 | 申请日: | 201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4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宋强;王惠娟;郑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云林 |
主分类号: | F16L53/00 | 分类号: | F16L53/0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市禾工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8 | 代理人: | 刘永生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温控 加热 绝缘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保证盛装载热液体的管线、罐或容器等散热部件保温的保温装置,尤其是自动温控加热绝缘保温层。
背景技术:
目前,输送维持一定热能的液体材料的管线目前应用较为广泛,较为常见的保温管线一般采用管壁内外敷保温层结构,但是由于现实存在的热损失,使得虽然管线实施保温后,到管线输送末端往往不能保证液体保持目标温度,在一些精密测量的热水流量标准装置中循环和测量管线的保温措施较为常见在管或容器外壁敷保温层进行保温,事实上由于热量损失不可避免,这种被动保温由于不能保持准确温度,也直接影响了检测的准确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自动加热补充热量实现管线或容器保温的装置,即自动温控加热绝缘保温层。
实现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措施包括:在衬里层和绝缘层间固定加热层,在加热层内安装温度传感器通过引线连接温控仪表。
本实用新型优点:采用测温及自动温控加热装置,以主动加热补充热液在被动保温方式中的热量损失,也即以主动方式实现保温,保温效果更好,装卸方便,结构合理,经济节能,更便捷,方便使用,便于操作和管理,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温控仪表1,引线2,衬里层3,加热层4,温度传感器5,加热带6,热反射膜层7,绝缘层8,包饰层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在衬里层3和绝缘层8间固定加热层4,在加热层4内安装温度传感器5通过引线2连接温控仪表1。
在加热层4和绝缘层8间固定热反射膜层7。
在加热层4中安装加热带6。加热带6与引线2连接通电加热。加热带6为镍铬合金材料,具有发热快热效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或者在加热层4中安装电阻丝或电热涂料。在绝缘层8外侧固定包饰层9。包饰层9采用不锈钢材料制造。绝缘层8为多层无碱玻璃纤维,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能和可靠的绝缘性能,结构柔软,应用时直接缠绕在被加热部位表面,温度均匀安装使用简便安全可靠。热反射膜层7为铝箔隔热卷材,日照吸收率低至0.07,可反射93%以上辐射热,又称阻隔膜、隔热膜、隔热箔、反射膜等,由铝箔贴面、聚乙烯薄膜、纤维编制物、金属涂膜通过热熔胶层压形成,具有隔热、防水、防潮功能。
热的传递方式有三种,即热的辐射、热的对流和热的传导,热反射膜层7、绝缘层8将热的辐射、对流和热的传导降至较低,另外,再由温度传感器5调控,根据需要通过加热层4的加热带6通电加热,另外,包饰层9和衬里层3为拉链式结构或易安装拆卸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时,在需要保温的部位进行安装,将衬里层3紧贴工作装置外壁,并将包饰层9从外侧将衬里层3、加热层4、温度传感器5、热反射膜层7和绝缘层8包裹固定在工作装置外壁外侧,当温度传感器5测得温度低于目标值超过一定数值后,温控仪表1启动加热带6加热,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自动关闭加热带6,停止加热,实现以主动加热补充在被动保温方式下的热量损失,也即以主动方式实现保温。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测温及加热装置,以主动加热补充热液在被动保温方式中的热量损失,也即以主动方式实现保温,保温效果更好,装卸方便,结构合理,经济节能,更便捷,方便使用,便于操作和管理,适用范围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云林,未经郑云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91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二氧化碳灌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苎麻浸酸水洗机的脱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