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运输钢筋笼的拖车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69582.0 | 申请日: | 201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7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莲;蔡晓波;方自然;陈报红;刘亮;张辉;黄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3/06 | 分类号: | B62D63/06;B60P3/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运输 钢筋 拖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运输钢筋笼的拖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钢筋笼的运输施工中通常是采用大型汽车等工具运输到施工现场。而大型汽车通常是使用一个整块加厚的钢板来承载钢筋笼,但整块的钢板价格较贵,而且会增加整个汽车的重量从而造成动力系统及刹车系统的负担。此外,大型汽车结构较复杂,运输费用也较昂贵,故以上这些因素均增加了钢筋笼运输的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用于运输钢筋笼的拖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运输钢筋笼的拖车,其包括:
一个水平托架,所述水平托架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梁及多个第二支撑梁,每个第二支撑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一支撑梁的内侧壁上,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梁沿着所述第一支撑梁延伸的方向间隔排布;
多个套管,其固定在两个第一支撑梁的外侧壁上;
多个挡杆,其分别收容于相应的套管内,并从套管伸出一定高度,用于阻挡钢筋笼的滑落;
多个连接件,其分别固定于两个第一支撑梁的底部,且分布于每个第一支撑梁的数目相同;
多个轴杆,每个轴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件相连接,并突出于每个连接件;
多个驱动轮,每两个驱动轮分别装设在每个轴杆的两端部;及
一个牵引机,与所述两个第一支撑梁的端部相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拖车行走。
所述两个第一支撑梁之间相互平行或形成八字形。
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梁之间相互平行,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梁垂直。
所述每个连接件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一连接板和一个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宽度,从而一个倒凸字形结构。
每个轴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板相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为钢筋笼运输所设计的水平托架,摒弃了传统大型汽车的整板结构,节约钢材,成本降低,且减小了整个拖车的重量。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拖车中用于防止钢筋笼滑落所使用的挡杆拆卸容易,安装方便。故在钢筋笼的运输用途上,其与大型汽车相比,结构简单,运输费用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平支架,3-套管,4-挡杆,5-驱动轮,6-轴杆,7-第一连接板,8-第二连接板,9-牵引机,10-拖车,12-第一支撑梁,14-第二支撑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运输钢筋笼的拖车10。该拖车10包括一个水平托架1、八个套管3、八个挡杆4、两个驱动轮5、一个轴杆6、两个第一连接板7,两个第二连接板8及一个牵引机9。
所述水平托架1用于承载钢筋笼,其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梁12及四个第二支撑梁14。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支撑梁14的数目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四个,可以为两个,三个或多于四个。每个第二支撑梁1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一支撑梁12的内侧壁上,四个第二支撑梁14沿着第一支撑梁12延伸的方向间隔排布,形成排骨架状。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支撑梁12之间相互平行,四个第二支撑梁14之间相互平行,且第一支撑梁12垂直于第二支撑梁14。可以理解的是,两个第一支撑梁12还可以形成一个八字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梁12为80×80mm的方钢,第二支撑梁14为70×80mm的方钢,第一支撑梁12与第二支撑梁14通过焊接方式固定。
八个套管3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一支撑梁12的外侧壁上,每个套管3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支撑梁12上固定四个套管3,套管3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套管3的数目和排布方式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及钢筋笼的长度来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套管3为内径32mm的钢管。
八个挡杆4分别收容至相对应的套管3内,并从套管3伸出一定高度,用于阻挡钢筋笼滑落。挡杆4的数目与套管3的数目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挡杆4为外径25mm的钢筋。
两个第一连接板7分别固定于两个第一支撑梁12的底部,两个第二连接板8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板7的底部相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板8的宽度小于第一连接板7的宽度,从而一个倒凸字形结构。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板7可以和第二连接板8为一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7和第二连接板8均为厚度8mm的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95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