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9994.4 | 申请日: | 201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0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赖方孝;王海涛;颜昌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佳乐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6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85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正极导电端子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双极型LED芯片的预留位的LED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照明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白炽灯由于高耗能、光电转换率低等缺点正逐渐被LED灯取代,与传统的白炽灯相比较,LED灯具有耗电量小、聚光效果佳、反应速度快、可承受高冲击力、使用寿命长、环保等优点,而LED支架是LED灯不可缺少的组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传统公知的LED支架包括有一支架主体及连接于该支架主体并向外延伸的导电端子,该导电端子包括有一个正极导电端子和多个负极导电端子,该负极导电端子上设置有用于安装LED芯片的固芯部。该种LED支架虽然能满足LED灯的使用需求,然而在结构上仍存在一定的不足,LED芯片只能安装在负极导电端子上,该种安装方式极大限制了LED支架的使用局限性,且,LED芯片对应安装在负极导电端子上的LED灯,其光效仍然不理想,亟需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ED支架,解决传统公知的LED支架在结构上的缺陷和在使用上的局限性,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有利于市场竞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LED支架,包括绝缘性的支架主体以及连接于该支架主体并向外延伸的一个正极导电端子和多个负极导电端子,该支架主体上设置有一容置凹腔,每一个导电端子包括一伸入支架主体内的连接部及一延伸出支架主体外的自由部,该正极导电端子和多个负极导电端子的连接部伸入前述容置凹腔中并露出于该容置凹腔的底面,这些负极导电端子的连接部上具有多个用于安装LED芯片的固芯部,所述正极导电端子的连接部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双极型LED芯片的预留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芯部位于同一直线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预留位与固芯部位于同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于正极导电端子之连接部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双极型LED芯片的预留位,如此实现一种双极型LED芯片可安装在正极导电端子上的方式,该种可在正极导电端子上安装芯片的方式取代传统之芯片只能安装在负极导电端子上的方式,增加了芯片安装方位的选择方向,厂家可根据需求选择芯片的安装位置,扩大了LED支架的使用便利性,有利于市场竞争,并且,双极型LED芯片安装在正极导电端子上,LED的光效更理想。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正面示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支架主体 21(31)、连接部
11、容置凹腔 22、固芯部
20、负极导电端子 23(32)、自由部
30、正极导电端子 33、预留位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一种LED支架,其包括一支架主体10以及多个负极导电端子20和一个正极导电端子30,其中:
所述支架主体10为一绝缘体,用于承载正、负极导电端子20、30,该支架主体10的顶面上设置有一容置凹腔11,以便于定位安装LED芯片。
所述正、负极导电端子20、30连接于前述支架主体10并向支架主体10外延伸,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为LED芯片提供电力,每一个导电端子20、30包括一伸入支架主体10内的连接部21、31及一延伸出支架主体10外的自由部23、32,其中连接部21用于电性连接LED芯片,自由部23用于电性连接外部电源,该正、负导电端子20、30的连接部21、31伸入前述容置凹腔11中并露出于该容置凹腔11的底面。这些负极导电端子20的连接部21上具有多个用于安装LED芯片的固芯部22,该多个固芯部22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使得使用时LED灯所发出的光线不会出现光源的偏移,也不会产生混光问题。该正极导电端子30的连接部31上设置有一用于安装双极型LED芯片的预留位33,以实现传统之芯片不能安装在正极导电端子30上的方式,于本实施例中,该预留位33与固芯部22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佳乐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佳乐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99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电池组以及车载动力电池系统
- 下一篇:大容量硅晶片承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