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压力锅密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70273.5 | 申请日: | 201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8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霍照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照元 |
主分类号: | A47J27/08 | 分类号: | A47J27/08;A47J3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振安创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5 | 代理人: | 姜林 |
地址: | 52842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锅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压力锅,尤其是电压力锅密封圈结构,属现有技术的改进。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的密封圈通常都是由固定在锅盖内的支承装置来支承的。目前大多采用两类支承结构:一类是如中国专利号200320119448.2的专利,用不锈钢丝弯曲成圆圈再通过数个支承脚焊接在锅盖内,由于其支承脚一端与钢圈焊接,另一端与锅盖焊接,焊接点比较小,容易脱落,因此对钢圈在锅盖内的等工艺要求极高。往往在制作过程中某一个工序不准确或松动,就会造成钢圈高低不一,密封圈由钢圈支承后,就会产生密封不良,出现漏气现象,影响电压力锅的正常使用;另一类是如中国专利号200720059869.9的专利。在锅盖中央焊接一条密封圈支承杆,用铝片冲压一个支承盘,支承盘靠中间的一个硅胶构件装在密封圈支承杆上,密封圈套置在支承盘的外径上,由于支承盘是在中央位置支承,所以密封圈的高低位置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因此对工艺的要求没有上述第一类支承结构的高。但也存在定位杆焊接时,中心不正及轴歪斜、铝支承盘的直径大小不一等影响因素,造成密封圈密封效果不稳定。而且,上述两类支承结构同时还存在造价高和密封圈受热吸水后膨胀容易从支承装置上脱落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密封性能好、清洗时拆卸安装密封圈方便的电压力锅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电压力锅密封结构,包括具有扣牙的锅盖,密封圈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盖内沿着密封圈的路径焊接有若干个截面呈“z”状的密封圈支撑片。
所述的支撑片其数量为3至6片,最佳数量为4片。
所述的“Z”字状支撑片上端设有与密封圈弧度配合的支撑面。
所述的“Z”字状支撑片上端设有与密封圈配合支撑的定位片。
所述的支撑片以锅盖的圆心为中心呈圆周布置,支撑片的底板焊接于锅盖的内表面。
所述的支撑片,其底板与支撑面之间设置有台阶,台阶与锅盖之间夹持密封圈。
所述的密封圈其下端边设有固定圈,固定圈卡置于支撑座的台阶下,支撑面置于于密封圈的内表面支撑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密封性能好、清洗时拆卸安装密封圈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片分布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片的第一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片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片的第一实施例使用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片的第二实施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电压力锅密封结构,包括具有扣牙的锅盖1,密封圈3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盖1内沿着密封圈3的路径焊接有若干个截面呈“z”状的密封圈支撑片2。
所述的支撑片2其数量为3至6片,最佳数量为4片。
所述的“Z”字状支撑片2上端设有与密封圈3弧度配合的支撑面203。
所述的“Z”字状支撑片2上端设有与密封圈3配合支撑的定位片204。
所述的支撑片2以锅盖1的圆心为中心呈圆周布置,支撑片2的底板201焊接于锅盖1的内表面。
所述的支撑片2,其底板201与支撑面203之间设置有台阶202,台阶202与锅盖1之间夹持密封圈3。
所述的密封圈3,其下端边设有固定圈301,固定圈301卡置于支撑座2的台阶202下,支撑面203置于于密封圈3的内表面302支撑密封圈3。
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片2的实施例有两个,第一实施例,该支撑片2的截面呈“z”状,支撑片2上端设有与密封圈3配合支撑的定位片204。将支撑片2焊接与锅盖1后,将密封圈固定在定位片204即可。
第二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的“Z”字状支撑片2上端设有与密封圈3弧度配合的支撑面203,支撑片2的底板201与支撑面203之间设置有台阶202,相应的密封圈3的下端边设有固定圈301,固定圈301卡置于支撑座2的台阶202下,使用台阶202与锅盖1之间夹持密封圈3的固定圈301将其固定,支撑片2上端的支撑面203置于于密封圈3的内表面302支撑密封圈3。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密封性能好、清洗时拆卸安装密封圈方便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照元,未经霍照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02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抗核抗体的试剂装置
- 下一篇:上肢康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