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提高热水输出率的电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70643.5 | 申请日: | 2010-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2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石军;温旭光;王明;肖齐云;张庆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20 | 分类号: | F24H1/20;F24H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2831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热水 输出 电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水器,特别是一种能提高热水输出率的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现有电热水器产品的热水输出率存在普遍不高的情况,而热水输出率主要与水流的进水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进水水流速度快则热水输出率就低,反之亦反。目前市场上的电热水器进水管的进水方式基本上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进水管结构通常是双层管的方式,水流进入时通过内部管道由下而上流至上部后,通过内部管道的孔流出,流出后再通过内外管间隙由上而下,最终从下端出水孔流出进入电热水器内胆。另一类进水管采用的是单管,侧边开孔的方式。水流直接从进水管由下而上进入,通过侧边的孔直接流出从而进入电热水器内胆。这两种方式均是通过多开孔的方式来减缓水流速度,对提高热水输出率有一定效果,但是因结构所限,效果并不明显,致使产品的热水输出率普遍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显著减缓进水管水流速度,提高热水输出率的电热水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提高热水输出率的电热水器,包括电热水器的内胆和进水管,进水管与内胆的进水口配合紧密,进水管的出水部分设有出水孔且伸入内胆之中,其特征是,该缓冲网套于进水管上或置于进水管内,且与进水管的出水孔对应设置。
上述进水管为内、外管相套的双层管结构,内、外管之间存有间隙,内管上部设有上部孔,所述出水孔分布在外管的下部,缓冲网位于外管下部的出水孔外围。采用双层管结构,在电热水器工作,水流进入时,通过进水管内管由下而上流至上部后流出,再通过进水管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间隙由上而下,流至出水口孔,之后通过缓冲网进入电热水器的内胆。通过此缓冲网将会大大地减缓水流速度,因水流速度的减缓,将会使得电热水器的热水输出率有明显的提升。
上述进水管为单管结构,进水管的出水孔直接分布在进水管的的侧边,缓冲网套于进水管上,且处于进水管的出水孔的外围。采用单管结构,在进在进水时,水由进水管侧边出水孔流出后,再流过缓冲网。经过缓冲网的水流使得出水面积增大,因此水流相对就会减缓,从而使得流进的冷水对于电热水器加热后的上层热水扰动最少,进而提高电热水器的热水输出率。
所述缓冲网截面为圆形。
所述缓冲网高于进水管的出水孔分布区。
所述缓冲网包括有围布,围布围住进水管的出水孔并固定于进水管上,在围布与进水管出水孔之间填充满纤维或布块。
所述缓冲网和进水管出水孔为一体结构,即进水管外管的出水孔直接做成缓冲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缓冲网与进水管出水孔配合的方式,这样将增加进水流入内胆的面积,从而会大大地降低进水的水流速度,减少冷水进入内胆时对于上层热水的冲击,这将会增大热水的输出量,提高产品的热水输出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进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进水管和缓冲网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进水管和缓冲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进水管和缓冲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进水管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进水管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电热水器的内胆1、进水管2和缓冲网3,进水管2与内胆1的进水口配合紧密,进水管2的出水部分设有出水孔7且伸入内胆1之中,进水管2为内管22、外管21相套的双层管结构,内、外管之间存有间隙,所述出水孔7分布在外管21的下部,缓冲网3安装固定在进水管2出水的部分,具体结构是缓冲网3套于进水管2上,且紧贴于进水管2的出水口7,水流进入时通过进水管内管22由下而上流至上部孔5后流出,再通过进水管内管22和外管21之间的间隙由上而下,流至出水孔7,之后通过缓冲网3进入内胆1。通过此网将会大大地减缓水流速度,因水流的减缓,将会使得产品的热水输出率有明显的提升。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06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集热器
- 下一篇:空调冷凝水回收再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