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阻止闯红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70819.7 | 申请日: | 2010-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2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翔;李智;郑立波;胡伟钦;卢微坦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13/12 | 分类号: | E01F13/1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阻止 闯红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阻止闯红灯装置,适用于路面交通管理系统,特别是一种交通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现实中尽管已经出现了一些交通安全装置,如虚拟信号墙等,但红绿灯路口往往是由交警等人现场指挥。高科技的运用,成本投入高;人员现场指挥,比较落后、效果不佳,且指挥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受到威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阻止闯红灯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平稳快速、安全可靠且成本低,易于推广,强力阻止车辆闯红灯,保证交通顺畅和行人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一种智能阻止闯红灯装置,包括一个放置于路面凹槽的箱式座体,所述箱式座体右上部为断面呈扇形的芯柱,所述芯柱与拐体的拐角上相应的圆弧形缺口相配合,所述拐体下端部为圆弧工作面,所述圆弧工作面可以沿箱式座体内相应的弧形轨道上下滑动,所述弧形轨道的上止点设有行程开关一,所述弧形轨道的下止点设有行程开关二,所述箱式座体内左下部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箱式座体内左上部安装有定滑轮,钢丝绳跨过定滑轮,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到蜗杆蜗轮减速装置的输出轮毂上,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到拐体下端部的钢丝勾上,所述电动机是由继电器电路控制。
所述箱式座体与拐体的连接为无销铰链连接。
所述蜗杆蜗轮减速装置可以内置于电动机内,也可以外置于电动机外,所述电动机经由蜗杆蜗轮减速装置减速増矩。
所述行程开关一与行程开关二连接到继电器的控制电路中,当拐体触上升碰到行程开关一、行程开关二时,电动机都停止工作。
当黄灯信号传输给继电器后,接通电动机,电动机正转,进而收紧钢丝绳拉动拐体上升;当绿灯信号传输给继电器后,电动机反转,拐体靠自重下降。
所述拐体具有足够大的硬度和刚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该装置采用行程开关、继电器,可以实现智能化控制;采用蜗杆蜗轮减速装置,不仅可以实现减速増矩,还可以实现自锁;该装置结构简单,工艺方便,施工方便且无需人员操控;生产成本低,安全性高,维护方便,易于推广;实现强制性阻止车辆闯红灯,减少因闯红灯造成的交通事故,使车辆和行人走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布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控制图。
A-小车 B-地面 C-智能阻止闯红灯装置。
1-箱式座体 11-芯柱 12-弧形轨道 2-拐体 21-圆弧形缺口 22-圆弧工作面 23-钢丝勾 3-行程开关一 4-行程开关二 5-电动机 6-定滑轮 7-钢丝绳 8-蜗杆蜗轮减速装置 81-输出轮毂。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2所示,一种智能阻止闯红灯装置C,包括一个放置于路面凹槽的箱式座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式座体1右上部为断面呈扇形的芯柱11,所述芯柱11与拐体2的拐角上相应的圆弧形缺口21相配合,所述拐体2下端部为圆弧工作面22,所述圆弧工作面22可以沿箱式座体1内相应的弧形轨道12上下滑动,所述弧形轨道12的上止点设有行程开关一3,所述弧形轨道12的下止点设有行程开关二4,所述箱式座体1内左下部安装有电动机5,所述箱式座体1内左上部安装有定滑轮6,钢丝绳7跨过定滑轮6,所述钢丝绳7的一端固定连接到蜗杆蜗轮减速装置8的输出轮毂81上,所述钢丝绳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到拐体下端部的钢丝勾23上,所述电动机5是由继电器电路控制,在该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蜗杆蜗轮减速装置8外置于电动机5外,所述电动机5经由蜗杆蜗轮减速装置8减速増矩,可以实现自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08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浮力发电动能装置
- 下一篇:多用途超高压封隔器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