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模具用的上模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71115.1 | 申请日: | 2010-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8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雅泛迪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10 | 分类号: | B22C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上模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模芯,尤其涉及一种上模具用的上模芯,具体适用于汽车轮毂的整体铸造。
背景技术
在铝合金汽车轮毂的制造领域,整体铸造是一种常用的制造工艺,不仅工艺简单,而且加工速度快,因此应用范围也较广。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329407Y,授权公告日为10月21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铝合金的汽车轮毂重力铸造模具,包括工件型腔、浇口和中心冒口,在所述的中心冒口上,设保温冒口,所述的保温冒口包裹在所述的中心冒口的外周表面上。虽然该实用新型克服了中心冒口加大、铝料得料率降低、铸造成本提高的缺点,但其上模具与上模芯之间是直线配合,容易在模具热胀冷缩后发生变形,从而导致模芯拆卸困难,进而降低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模芯拆卸困难、生产效率较低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模芯拆卸容易、生产效率较高的上模具用的上模芯。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上模具用的上模芯,包括成一体结构的上模芯横部与上模芯竖部,所述上模芯横部通过螺栓与上模具顶端固定连接,上模芯竖部与上模具侧拐部相配合,所述上模芯竖部内侧面与上模具外侧面之间形成一个配合夹角,该配合夹角为锐角;所述上模芯竖部的竖部端头与上模具侧拐部相配合。
所述配合夹角的大小为0度-60度。
所述配合夹角的大小为0度-30度。
所述配合夹角的大小为0度-10度。
所述配合夹角的大小为4度。
所述上模具侧拐部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上模具侧拐部的夹角为75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上模具用的上模芯中的上模芯竖部内侧面与上模具外侧面之间形成一个配合夹角,且该配合夹角为锐角,该种设计既可以保证上模具与上模芯之间的紧密配合,又有利于浇注后上模芯的拆卸,且在拆卸时不会损坏铸件,能够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模芯拆卸容易,而且生产效率较高。
2、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上模具用的上模芯中的上模芯竖部的竖部端头与上模具侧拐部相配合,且上模具侧拐部处的夹角为锐角,不仅可以确保上模具与上模芯之间的牢固接触,而且也便于浇注后的分离,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模芯横部1,上模芯竖部2,上模芯竖部内侧面21,竖部端头22,螺栓3,上模具顶端4,上模具侧拐部5,上模具外侧面6,配合夹角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上模具用的上模芯,包括成一体结构的上模芯横部1与上模芯竖部2,其中,上模芯横部1通过螺栓3与上模具顶端4固定连接,上模芯竖部2与上模具侧拐部5相配合,上模芯竖部内侧面21与上模具外侧面6之间形成一个配合夹角7,该配合夹角7为锐角;所述上模芯竖部2的竖部端头22与上模具侧拐部5相配合。
优选配合夹角7的大小为0度-60度、0度-30度或0度-10度,进一步优选配合夹角7的大小为4度,该种设计不仅有助于模芯的拆卸,而且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优选上模具侧拐部5的夹角为锐角,上模具侧拐部5的夹角为75度,该设计能够在保证上模具与上模芯较牢固接触的基础上,提高拆卸上模芯的效率。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不仅模芯拆卸容易,而且生产效率较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雅泛迪铝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雅泛迪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11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钢机防掉道控制装置
- 下一篇:钻杆接头处的加热镦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