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锁式模具抽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71238.5 | 申请日: | 2010-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6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袁建忠;张松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高丽晶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锁式模具抽芯装置。
背景技术
在模具成型工艺技术中,特别是注射类模具成型工艺中,许多机壳类产品须完成抽芯工序才能开模,而为了简化模具及附属结构,通常采用油缸来抽芯(如前模行位),这就需要用到抽芯装置。
现有的模具抽芯装置常采用如图1和图2所示的结构来实现抽芯功能,其依次包括抽芯镶件1’、滑块2’、油缸垫板3’和油缸4’,抽芯镶件1’与滑块2’用螺钉5’固定后伸入到模腔内,油缸4’的活塞穿过油缸垫板3’后与滑块2’通过螺纹连接,油缸通过螺钉7’固定在油缸垫板3’上,油缸垫板3’通过螺钉6’固定在模胚8’上,从而完成了模具抽芯装置的组装和固定。工作时,油缸4’通过活塞将抽芯镶件1’从模腔中抽出即可。
上述现有技术中,抽芯装置的整体结构看似简单,但存在一个弊端,就是当抽芯镶件1’较大时这种结构往往不可靠,会出现因模腔内压力过大、而油缸较小时,会迫使连接油缸3’的抽芯镶件1’后退,导致产品出现批锋现象,因此此类结构仅适于小型抽芯镶件1’。当抽芯镶件1’较大时仍采用这种结构,则需相应增大油缸4’,这样不仅增加了模具的制造成本,也影响了模具的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锁式模具抽芯装置,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产品易出现批锋的弊端。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自锁式模具抽芯装置,包括抽芯镶件、与抽芯镶件连接的滑块和与滑块连接的油缸,还包括铲机、盖板和支撑板,所述铲机呈楔形, 所述滑块对应地设置有一斜面,铲机的楔形面与所述斜面可密切贴合并可自由地相对滑动;所述盖板与支撑板组合固定后形成一通道,所述铲机与油缸的活塞连接后可在该通道内往复移动。
优选地,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斜面平行的第一T形槽,所述铲机对应地设置有与所述第一T形槽或燕尾形相适配的棱边,所述铲机沿其楔形面相对滑块滑动时所述棱边沿所述第一T形槽滑动。
优选地,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燕尾槽,所述铲机对应地设置有与所述燕尾槽相适配的棱边,所述铲机沿其楔形面相对滑块滑动时所述棱边沿所述燕尾槽滑动。
优选地,还包括T型块,固定于盖板;所述铲机内部设置有与所述T型块适配的第二T形槽,所述T型块可在第二T形槽内滑动。
优选地,还包括油缸垫板,所述油缸可通过该油缸垫板固定在模胚上。
优选地,所述铲机与油缸的活塞通过滑槽连接,且所述滑槽与活塞的轴线垂直。
优选地,所述铲机与油缸的活塞通过螺纹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方案,利用物理学中楔形块的特性,使用较小的油缸便可控制较大的抽芯镶件,因而可使油缸承受极大的模腔内压力。油缸的活塞与铲机连接,铲机通过T形槽与滑块连接,油缸只需带动铲机移动,铲机则带动滑块移动,即可实现抽芯动作,本实用新型因此具有结构简单小巧、抽芯可靠、承受压力大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模具抽芯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模具抽芯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模具抽芯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模具抽芯装置的使用状态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模具抽芯装置的使用状态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抽芯装置包括抽芯镶件1、可带动抽芯镶件1滑动的滑块2、铲机3、油缸4及盖板5、T型块6和支撑板7。
滑块2上设置有第一T形槽22,斜面21为第一T形槽22的一个支撑平面,第一T形槽22也可替代为燕尾槽。
铲机3呈楔形,对应斜面21设置有一楔形面。铲机3对应地设置有两条棱边31,该两条棱边31位于铲机3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并自楔形面向外延伸而出。当铲机3装入滑块2时,滑块2的斜面21与铲机3的楔形面相贴合,棱边31恰位于在第一T形槽22或燕尾槽内并可在第一T形槽22或燕尾槽内自由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12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