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客车空气净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71288.3 | 申请日: | 2010-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0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袁向东;文北林;袁在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柯林斯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9/20 | 分类号: | A61L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闫立德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客车 空气净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大客车空气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空调已在越来越多的大型客车、或铁路客车及空中客机中使用,为了使车内空气流通,大多数客车内均采用空调气系统,其特点是使车内空气与部分室外新鲜空气混合,经冷却或加温后,通过送风道送回车内。由于空调大客车车内空间封闭,长时间的行使加上空调系统长时间的运行容易造成车内通风不良,使车内空气质量大幅度下降,产生的有害物交叉污染车内空气,给乘客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损害。传统的车用空调气系统往往只能净化空气中较大的悬浮颗粒,无法对车内空气进行消毒,杀死空气中的有害物和净化空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客车空气净化设备,能方便地对大客车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具有简单结构和使用成本低,净化空气速度快、效率高,使用范围广,便于安装和使用方便的优点。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主要由框架、紫外灯管和合页所组成,框架上设有与车体连接的合页,框架内设有两层金属网,两层金属网之间设有纳米光催化降解层,框架后端固设支架,支架上设有电路板和紫外灯管。所述的金属网呈波浪形。所述的纳米光催化降解层呈波浪形分布。所述的纳米光催化降解层为纳米光催化降解材料网,或为纳米光催化降解材料布,或为纳米光催化降解涂层。所述的紫外灯管为一字条形灯管,紫外灯管间隔距离位于框架后端中部。上述结构设计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能方便地对能方便地对大客车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具有简单结构和使用成本低,净化空气速度快、效率高,使用范围广,便于安装和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大客车空气净化设备,主要由框架1、紫外灯管8和合页2所组成。框架上设有与车体连接的合页,以方便框架固定在车体内的回风道口或出风道口上。框架内设有两层金属网3、5,两层金属网之间设有纳米光催化降解层4。框架后端固设支架6,支架上设有电路板7和紫外灯管。电路板上设有控制变压电路及其关电子元件,以方便将车用电源变为紫外灯管用电源和定时紫外灯管启闭和稳压等,为传统电路,故不再累述。所述的金属网呈波浪形。所述的纳米光催化降解层呈波浪形分布,以增大纳米光催化降解层的面积。所述的纳米光催化降解层为纳米光催化降解材料网,或为纳米光催化降解材料布,或为纳米光催化降解涂层。纳米光催化层含有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所述的紫外灯管为一字条形灯管,紫外灯管间隔距离位于框架后端中部。
使用时,在车内的污浊空气经回风道口或出风道口进入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内,框架内的两层金属网可有效拦截部分带菌尘埃。同时在紫外灯管的照射下,空气中存在的多种细菌及有害气体被分解净化。纳米光催化层含有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在紫外灯管发出的紫外线光的催化下,纳米光催化层会分解空气中有害物质,无污染的新鲜空气排出框架,净化车内空气。两层金属网和纳米光催化层也能将紫外灯管发出的紫外光屏蔽在框架内,不会透射到车内,有效保证车内乘客的身体健康。
总之,本实用新型能方便地对大客车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具有简单结构和使用成本低,净化空气速度快、效率高,使用范围广,便于安装和使用方便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柯林斯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柯林斯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12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