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自行车的折叠定位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71461.X | 申请日: | 201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9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士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士维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自行车 定位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于一种折叠自行车的折叠定位器结构,主要利用设置于折叠自行车同一侧的扣柱与扣座,再当使用者藉由操作折叠器而折叠车体后,可使该扣柱与扣座相互产生扣合定位的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乐活、慢活的生活态度被大力的提倡,许多人也越来越注重平时的休闲生活,以调节过度紧张的生活压力。骑乘自行车为目前相当受到人们欢迎的的运动型休闲活动,其不但能够达到运动休闲的效果,同时也适合亲子活动,故骑乘自行车成为许多人假日休闲的最爱。由于折叠式自行车相较于一般登山车、公路车等车型的自行车拥有折叠后体积小、携带方便的优点,也深获许多人的喜爱,由于折叠后具有不占空间的特性,故容易收藏或置于后车箱中携带外出,而其折叠结构林林种种,其中,大部分的折叠式自行车都是于车架管间设置一折叠盒结构,使车架管可藉由折叠盒作侧向的枢转折叠;然而,传统的折叠脚踏车在折叠之后,一般没有特别的固定装置,因此自行车在折叠之后因为无法完全固定其位置,使其在携带过程中可能因为振动等原因而导致枢轴随着振动而转动,而使得车架开开合合而失去了折叠后方便收纳的优点。另外,随着车架的开合,也可能使自行车受到碰撞而损坏。所以,如何快速地固定折叠脚踏车,而且,能让折叠脚踏车本身在各种不稳定的状况下能够保持车体本身的稳定,正是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自行车的折叠定位器结构,可使该扣柱与扣座利用扣接端头与扣槽而相互产生扣合定位,令折叠自行车在折叠后不易分离。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自行车的折叠定位器结构,其特点是,系包括:
一扣柱,系设于折叠自行车的前轮一侧叉脚边,具有一较大径的扣接端头;
一扣座,系设于折叠自行车的后轮一侧下叉管边,具有一扣槽,该折叠自行车在折叠状态下,该扣柱与该扣座系藉由扣接端头与扣槽而相互扣合固定。
该扣柱的扣接端头系为锥形圆,又该扣接端头的相对端设有挡环与锁柱,系穿套固定于设在前轮叉脚边所形成的沟槽座上,再利用一螺帽螺锁固定。
该扣槽系恰容扣柱的扣接端头容置,设有斜锥状的扩口,又于该扣槽内设有至少一具弹性伸缩的顶珠朝轴心径向伸出。
该扣座上设有一道沟槽及位于槽沟位置的径向穿孔,穿孔的内缘端为缩口,顶珠恰套入于该穿孔中,再于该沟槽上套置一弹性环圈以定位顶珠。
该扣座尾端设有一牙杆,系藉由一连结支片与下叉管边所形成的沟槽座固定连结。
该扣座上系设有至少一径向螺孔朝扣槽圆心贯穿,该螺孔的内缘端设为缩口状,螺孔内恰容顶珠、压缩弹簧及螺栓依序设置固定。
该扣座后端设有内具牙孔的凸接端,与一螺栓件锁结于连结支片的一侧固定孔上。
藉由以上结构,再当使用者操作折叠器而折叠车体后,可使该扣柱与扣座利用扣接端头与扣槽而相互产生扣合定位,令折叠自行车在折叠后不易分离。
附图说明
图1系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扣柱的立体分解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扣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扣合时的示意图(一)。
图6系本实用新型扣合时的示意图(二)。
图7系本实用新型扣合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8系本实用新型扣座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9系本实用新型扣座另一实施例扣合后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请参阅图1、图2,系为本实用新型折叠自行车的折叠定位器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与立体图,系包括:
一扣柱1,系设于折叠自行车3的前轮一侧叉脚31边,具有一较大径的扣接端头11,于本实施例中系以锥形圆为较佳的实施例,又该扣接端头11的相对端设有挡环12与锁柱13,系可穿套固定于设在前轮叉脚31边所形成的沟槽座32上,再利用一螺帽14螺锁固定,并使该扣柱1可藉由该沟槽座32作高低位的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士维,未经黄士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14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