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延时翻背椅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72149.2 | 申请日: | 201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7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徐培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培军 |
主分类号: | A47C4/04 | 分类号: | A47C4/04;A47C7/40;A47C7/00;A47C1/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帅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0 | 代理人: | 朱必武;曾祥斌 |
地址: | 43007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延时 翻背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延时翻背椅,属日常生活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在公园、室外露天影院或影剧院等公共场合,一般采用普通座椅,或者是椅面可立起的翻板椅,这类椅子一般不具备防尘及防雨功能,使用后如无专门人员做椅座面及靠背面卫生,并采取保护措施,则后使用者会明显感觉其表面不清洁而产生使用不适或抵触情绪,若采自动翻背椅,其使用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还有使用者对其方便舒适的使用要求成为新的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自动防尘、防雨座椅》(申请号:200520042599.1)述及一种自动防尘、防雨座椅,由椅背、椅面、支座组成,椅面前部铰接于支座前腿上部,通过卷簧或弹簧产生使椅面向上翻转的力,椅面后部的小支腿及勾挂物使椅面的上下翻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椅背的下部铰接于椅面的后部,并使椅背的翻转控制在和椅面成一定角度的范围内,利用椅背的重心偏移,使用者使用时,椅背能保持在既定位置,提供较高的舒适度,使用者使用后,椅背又能自动翻转覆盖到椅面上,达到防尘、防雨的效果,其不足之处在于:椅背铰接处容易受力变形,使用次数多了以后,椅背重心偏移不够时,自动翻转会发生困难;其二是翻转处铰接部位填充阻尼油或阻力油方法不易实现,很难达到延缓翻转目的;其三是需要使用者用手拉开靠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背景技术所述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自动延时翻背的座椅,该椅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寿命长,既可手动拉开靠背,也可借用脚踏拉线拉开靠背,拉开后,由齿卡定位,离开座位后,靠背可自动缓慢的翻转并盖住座位,大大方便了使用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自动延时翻背椅,由椅背、椅面及椅架、延时气缸、卡齿定位和脚踏接线组成;椅面的前端下表面有轴与椅架前腿上部轴套铰接;椅架前腿下端有加固横杆,该加固横杆中部还有铰耳,椅架上侧支撑椅面的直杆后端固连有可上下移动的方形齿卡,还有弹簧套在齿卡外表面,椅背两边的下端有支撑杆与椅架后腿伸出的耳杆铰接,其特征在于:椅背下沿中部还有连杆向下伸出,延时气缸的下端与椅架前腿下端加固横杆上的铰耳铰接,上端与椅背的连杆铰接,椅背两边支撑杆的最下端为弯钩状弧形,弧形内侧开有卡齿,至少一个弧形的外侧有耳环,耳环与脚踏拉线连接,其有益效果是:当椅背翻开并立起后,椅面后沿因人的重力作用,下压齿卡并卡住椅背支撑杆最下端的卡齿,椅背定位,避免椅背因气缸推力作用而翻转回来,给人有推背的不适感觉,当人完全离开座椅后,齿卡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上移动,脱开卡齿,椅背在气缸推力作用下,延时翻转并压住椅面。
如上所述的自动延时翻背椅,其特征在于:在椅架的一个前腿上,装有一个定滑轮,脚踏拉线穿过定滑轮与椅背支撑杆最下端弧形外侧的耳环连接,脚踏拉线另一头为踏脚,垂悬在定滑轮下,其作用是:当使用者一只脚踏下拉线时,椅背可翻开为使用状态,方便了使用者不需手也可翻开椅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延时气缸和卡齿机构,能够在使用时方面翻开并定位椅背,离开时椅背自动延时翻转并盖住椅面,可以广泛用于公共场合,特别是露天场地,免打扫,可长期保持干净卫生,是一个很好的便民椅,随时坐都是干净的,可靠耐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图;
附图2为前图;
附图3为沿B-B向剖视图;
附图4为沿C-C向剖视图;
附图5为沿A-A向剖视图;
附图6为折叠状侧视图;
附图7为椅靠背侧视图;
附图8为椅靠背前视图;
附图9为图8中沿D-D向剖视图;
附图10为椅架侧视图;
附图11为椅架前视图;
附图12为椅架俯视图;
附图13为图11中E区放大图;
附图14为图10中F区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的标记:
附图中,1-椅背固定框,2-椅背铰接孔,3-卡齿,4-耳环,5-左支撑杆,6-右支撑杆,7-连杆,8-轴套,9-定滑轮,10-卡位杆,11-耳杆,12-铰耳,13-脚踏拉线,14-齿卡,15-弹簧,16-延时气缸,17-铰接轴,18-椅面,19-椅背,20-踏脚。
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培军,未经徐培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21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