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输液保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72370.8 | 申请日: | 201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7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魏金华;张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金华;张其华 |
主分类号: | A61M5/44 | 分类号: | A61M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60 山东省东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输液 保温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医用输液保温装置。
二、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输液是一极普通常见的方法,遇到病人身体弱,或冷常采用暖水袋给输液器加温,温度不宜控制,且极不方便,遇到神志不清的病人,还发生过烫伤的事情。注射过程中或在打吊针时,很容易出汗,使得胶带很容易脱落,造成针头移位或者回血,其缺点是:操作费时、费力,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对创面清洗不彻底,或多次扎针,提高了医疗费用。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医用输液保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医用输液保温装置,由保温主袋体(1)、连接带(3)、保温覆袋体(5)、出液管(7)、进液管(8)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主袋体(1)呈长方形盒状,内设空腔,其前端呈半圆状,中间凹进去,其一侧设有一紧固条(3),另一侧通过连接带(3)与保温覆袋体(5)相连;所述的保温覆袋体(5)呈长方形袋状,内设空腔;其中保温主袋体(1)与保温覆袋体(5)外接一出液管(7)、一进液管(8),其中出液管(7)、进液管(8)上各设有一阀门(9)。
所述的保温覆袋体(5)上设有一呈长方形的观察孔(2),其上还设有的自粘型固定带(6)。
所述的紧固条(3)上有呈凹形的卡槽(10),针头后的导液管可以卡在卡槽(10)里,不容易滑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无菌严格,术野清晰,安全方便等优点,是一种现有临床用输液保温的更新换代产品。
四、附图说明
图1为医用输液保温装置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保温主袋体 2、观察孔 3、连接带 4、卡槽 5、保温覆袋体6、自粘型固定带 7、出液管 8、进液管 9、阀门
五、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本实施例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任何限制的。
医用输液保温装置,由保温主袋体(1)、连接带(3)、保温覆袋体(5)、出液管(7)、进液管(8)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主袋体(1)呈长方形盒状,内设空腔,其前端呈半圆状,中间凹进去,其一侧设有一紧固条(3),另一侧通过连接带(3)与保温覆袋体(5)相连;所述的保温覆袋体(5)呈长方形袋状,内设空腔;其中保温主袋体(1)与保温覆袋体(5)外接一出液管(7)、一进液管(8),其中出液管(7)、进液管(8)上各设有一阀门(9)。
所述的保温覆袋体(5)上设有一呈长方形的观察孔(2),其上还设有的自粘型固定带(6)。
所述的紧固条(3)上有呈凹形的卡槽(10),针头后的导液管可以卡在卡槽(10)里,不容易滑动。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病人的前臂放入保温主袋体(1)内,扎针后,用胶布将针头和导液管粘在手背上,导液管卡入卡槽(10)里,拉上自粘型固定带(6),保温主袋体(1)与保温覆袋体(5)形成一个盒状,同时固定住针头和导液管,并可通过观察孔(2)观察是否出现异样情况,打开阀门(9),热液从进液管(8)进入保温主袋体(1)与保温覆袋体(5)内,进行循环,然后关闭阀门(9)。
输完液后,拉开自粘型固定带(6),拔掉针头和导液管,打开阀门(9),通过出液管(7)放出热液,最后关闭阀门(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金华;张其华,未经魏金华;张其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23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节能玻璃窗
- 下一篇:一次性多功能防空气栓塞静脉输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