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自吸泵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72956.4 | 申请日: | 201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8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项光辉;姜祥勋;陈怀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康而达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9/02 | 分类号: | F04D9/02;F04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魏殿绅;庞炳良 |
地址: | 32502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具体涉及立式自吸泵。
背景技术
立式自吸泵在首次启动时须在泵腔内灌满清水或所输送介质,启动后通过叶轮的高速旋转及泵本身的气液分离装置,实现了气,液的快速分离,泵进口管路里的空气不断被排出,进口管内形成真空,从而实现了水泵的自吸工作过程。停泵时,水泵出口管路上的止回阀迅速关闭,隔断了出口管路中高位介质的回流,同时泵进口管路上的真空破坏阀同步打开,空气进入进口管路,破坏了进口管路里的真空状态,彻底避免了因虹吸现象所引发的泵内介质回流排空的缺陷,水泵储液室中始终保持着被抽送介质物料,实现了一次引流灌液,水泵终身自吸的目的。
然而,当水泵自吸输送带有含颗粒,易沉淀,高浓度物料介质时,首次自吸停机后,物料会在泵腔储液室内沉淀结块,堵塞了部分储液室空间,降低了储液室的容积并影响泵进口流道的通畅,因此,普通立式自吸泵在此工况下二次启动时,沉淀于泵腔底部的块状物料极易堵塞水泵叶轮的流道,储液室容积的降低又会严重影响泵的自吸及启动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立式自吸泵泵腔储液室内的沉淀结块影响泵的自吸性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立式自吸泵,包括泵体、电机和搅拌器,所述泵体具有一内腔,所述内腔自上而下分隔成气液分离室和储液室,气液分离室与储液室通过流通口相通;所述电机固定在泵体的顶面上且电机带动泵轴垂直向下穿入泵体内腔中,泵轴上固定有叶轮,所述叶轮位于气液分离室内且设置在所述流通口处,泵轴的下端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位于储液室内。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搅拌器包括一个圆筒状轴套,所述轴套的外圆周面上均布设有多个叶片。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叶片为两个、四个或六个,叶片的形状为矩形片状。
本实用新型,泵轴的下端设置一搅拌器,搅拌器设置在储液室内并随叶轮一起旋转,当泵自吸输送高浓度,易沉淀介质且二次启动时,搅拌器将储液室中的沉淀物搅拌均匀,消除了因物料沉淀结块而造成浓度不均,堵塞流道的缺陷,实现泵对物料的快速自吸输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搅拌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泵体10、电机7和搅拌器1,所述泵体10具有一内腔,所述内腔自上而下分隔成气液分离室5和储液室3,储液室3与进液管4连接,进液管4上设有真空破坏阀6,气液分离室5与出液管9连接,出液管9上设有止回阀8,气液分离室5与储液室3通过流通口相通;所述电机7固定在泵体10的顶面上且电机7带动泵轴2垂直向下穿入泵体10的内腔中,泵轴2上固定有叶轮11,所述叶轮11位于气液分离室5内且设置在所述流通口处,搅拌器设置在泵轴2的下端且位于储液室3内。
如图2、图3所示,所述搅拌器1包括一个圆筒状轴套15,所述轴套15的外圆周面上均布设有四个叶片16,所述叶片16的形状为矩形片状。叶片16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本实施例中的四个,也可以为多个,例如两个、六个。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康而达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康而达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29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贯流风叶中节
- 下一篇:一种新型自粉碎排污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