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压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73194.X | 申请日: | 201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5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时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时剑 |
主分类号: | F24J2/20 | 分类号: | F24J2/20;F24J2/48;F24J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压式 平板 太阳能 集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热利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集热器主要有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和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其中平板太阳能集热器较美观并能更好的与建筑一体化。但缺点是其金属吸热板制造难度较大,造价较高!所以目前在我国不如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那样普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负压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将传统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在正压运行(即管内压力高于大气压)改为负压运行(即管内压力低于大气压),这样对吸热板的承压要求可大幅度降低,达到简化制造工艺,降低成本之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负压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吸热板、透明盖板、保温层、循环泵、常压仓、负压仓和换热器。吸热板一端连通负压仓,另一端连通常压仓,循环泵进口开于负压仓,出口开于常压仓。所述吸热板由上下两片贴合在一起的金属薄板构成,其中至少有一片金属薄板上被压出点状或线状的凸痕,凸痕将两片贴合在一起的金属薄板撑开缝隙形成大面积的扁平流道,这种扁平流道相当于传统吸热板上的排管,但其大面积的优势比排管更能够均匀地布满整个吸热板,改善传热效果,另一种撑开缝隙的方法是吸热板的两片金属薄板之间有支撑点或支撑线,用来保证金属薄板之间的缝隙,作用与凸痕相同,吸热板的两片金属薄板之间的缝隙距离为0.1mm至1mm,如小于0.1mm因玻璃与水之间的分子作用力使流动阻力很大,难以循环,大于1mm则有太厚重,耗费过多液体及循环能量等缺点。吸热板的两片金属薄板之中至少有一片两端凹下形成两条集管,一条集管连通常压仓,另一条集管连通负压仓。负压仓内有循环泵,循环泵可将负压仓内的液体泵向常压仓,使负压仓液面下降产生负压,使液体由吸热板流向负压仓,这样就形成了负压循环,这种负压循环可避免两片贴合在一起的金属薄板被液体的正压力撑开,为保证金属薄板间的负压,常压仓和负压仓的安装位置不可高于吸热板,且常压仓上部开有排气孔,以保证常压仓内压力不会升高。换热器可连接于吸热板和负压仓之间,液体在吸热板吸收到的热量通过换热器传给生活热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传统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在正压运行改为负压运行,这样对吸热板的承压要求可大幅度降低,达到简化制造工艺,降低成本之目的,同时便于形成大面积的扁平流道,改善传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透明盖板,2.上金属薄板,3.下金属薄板,4.凸痕,5.集管,6.保温层,7.排气孔,8.常压仓,9.负压仓,10.循环泵,11.换热器,12.集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透明盖板(1)与保温层(6)之间是吸热板,吸热板由上金属薄板(2)和下金属薄板(3)贴合在一起构成,下金属薄板(3)上压有分布均匀的凸痕(4),这样当上金属薄板(2)与下金属薄板(3)贴合后两板之间就被撑开一定厚度的缝隙,形成均布吸热板内的大面积扁平流道,扁平流道的两端凹下形成集管(5)和集管(12),集管(12)通过换热器(11)与负压仓(9)相连,集管(5)与常压仓(8)相连,负压仓(9)内有循环泵(10),循环泵(10)进口开于负压仓(9),出口开于常压仓(8)。常压仓(8)上部开有排气孔(7)。
在有阳光时,可以水作循环工质,启动循环泵(10)从负压仓(9)吸水,往常压仓(8)内泵水,使负压仓(9)液面下降产生负压,负压使泵到常压仓(8)的水由集管(5)经过上金属薄板(2)和下金属薄板(3)之间的扁平流道流向集管(12),再由集管(12)流回负压仓(9),这样就形成了负压循环。这种负压循环可避免吸热板被液体正压力撑开,为保证吸热板内的负压,常压仓(8)和负压仓(9)的安装位置不可高于吸热板,且常压仓(8)上部开有排气孔(7),如果由于其它原因,比如运行后常压仓(8)温度逐渐升高使仓内空气受热膨胀,压力升高时,排气孔(7)会向外排气,以保证常压仓(8)内压力不会升高。从而保证吸热板不会到正压破坏。所以只需对吸热板四周进行折边压合或者简单的粘接密封即可。无需焊接和用较厚材料来承压,这样就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制造成本。换热器(11)连接于集管(12)和负压仓(9)之间,循环水在吸热板吸收到的热量通过换热器(11)传给生活热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时剑,未经时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31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强夯法施工自动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锚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