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收卷式绳带收紧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73690.5 | 申请日: | 201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5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泰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3/18 | 分类号: | B65B13/18 |
代理公司: | 温州新瓯专利事务所 33210 | 代理人: | 黄捷 |
地址: | 32560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收卷式 绳带 收紧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捆扎货物的绳带收紧用的收紧装置。
背景技术:货物装载于运输工具上时一般都需要用捆扎绳带绑紧,防止货物晃动落下。通常在捆扎后需要将绳带张紧并打结固定,不仅操作费力,而且需要熟练技巧,不然绳带容易松脱或者打结无法解开。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专用的绳索拉紧器,但是结构复杂,体积大,操作不方便,不容易携带,而且绳带很容易缠成一团,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自动收卷式绳带收紧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端铰接的上座和下座,在上座和下座的连接端处设有转轴,转轴上连接有卷带盘和单向棘轮,绳带卷绕在卷带盘上,上座侧壁设有扭簧和转轴的一端配合,下座中则设有弹性压片触压卷带盘;带有复位弹簧的上挡片和下挡片分别对应设置在上座和下座中,该上挡片和下挡片的一端均和单向棘轮的齿形活动接触配合,构成棘轮单向转动定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上座和下座绕铰接端反复收拢张开,在上挡片和下挡片分别与单向棘轮齿形配合的情况下,单向棘轮连同转轴及卷带盘只能单向转动,可将绳带绕进并收紧,操作非常方便,结构简单合理。需要松开绳带时,只需将上、下挡片和单向棘轮脱离接触,即可轻松反向转动转轴松脱绳带。如果按压弹性压片和卷带盘脱开接触,在扭簧和转轴的配合下绳带可以被自动收卷,速度快,使用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主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张开松带状态示意图。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上座1和下座2的一端铰接,在上座1和下座2的连接端处设有转轴3,转轴3上连接有卷带盘8和单向棘轮4,绳带9卷绕在卷带盘8上,上座1侧壁设有扭簧10和转轴3的一端配合,下座2中则设有弹性压片11触压卷带盘8。带有复位弹簧5的上挡片6和下挡片7分别对应设置在上座1和下座2中,该上挡片6和下挡片7的一端均和单向棘轮4的齿形活动接触配合,构成棘轮单向转动定位结构。一般单向棘轮4有二个,对称设在转轴3的二端。
在实际使用中,绳带9的自由端一般连接有挂钩12,用于挂住固定处,本实施例在下座2上也连接有挂钩12,这样本实施例可以整体挂在一个固定处,收紧后能够直接绑住货物,使用更方便。
需要拉出绳带9时,如图3所示,张开上座1和下座2,并移动上挡片6和下挡片7压缩复位弹簧5,使上挡片6抵住下座2,下挡片7则抵住上座1,上挡片6及下挡片7均和单向棘轮4脱离接触,这样单向棘轮4连同转轴3及卷带盘8即可被自由反向转动拉出绳带9。如果拉出的绳带9过长,按压弹性压片11,使弹性压片11端部和卷带盘8脱离接触,在扭簧10和转轴3的配合下,绳带9会被自动收卷。收紧操作时,将上座1和下座1绕铰接端反复收拢张开,单向棘轮4的齿形朝向在例如本实施例的方向布置情况下,上座1和下座2合拢时单向棘轮4被下挡片7挡住,上挡片6则顺着齿形打滑。上座1和下座2张开时,下挡片7打滑,单向棘轮4可被上挡片6单向转动,将绳带9卷入收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泰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宏泰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36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推动装置回程抬起机构
- 下一篇:防止脱链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