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清水覆膜建筑模板卧式纵向切边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73740.X | 申请日: | 201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0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易诺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47/00 | 分类号: | B23D47/00;B23D47/02;B23D47/0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2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水 建筑 模板 卧式 纵向 切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尤其是一种清水覆膜建筑模板卧式纵向切边机。
背景技术
目前,清水覆膜建筑模板的出现,使传统的钢制模板逐渐被清水覆膜建筑圆模板替代。但随着清水覆膜建筑模板在建筑工程上的大量应用,采用手工或者简单工装生产制造清水覆膜建筑模板的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清水覆膜建筑模板一股是两块或两块以上的弧板在径向上拼接而成,单一的弧板需要在相互咬合的纵向接合面上进行平面切割,然后再加工接合槽。现有的纵向接合面的加工仍然采用手工或者简单工装生产制造,生产效率低,质量标准难以掌握一致,废品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清水覆膜建筑模板卧式纵向切边机,本切边机结构简单、设计科学、生产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清水覆膜建筑模板卧式纵向切边机,包括工作台、移动平台、切割锯、切割框架、气动夹钳及链轮电机,移动平台通过导柱纵向运行在工作台上,在工作台中部两侧镜像对称各安装有一切割框架,在该切割框架内上、下导向运行有切割支架,在切割支架上安装切割锯;两个镜像对称的切割框架通过丝杠实现相向位移,在移动平台的前、后底端中部均安装一气动夹钳。
而且,所述移动平台的纵向运动通过链轮电机驱动的链条予以实现。
而且,所述切割框架内的切割支架上、下导向运行通过链条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卧式纵向切边机将清水覆膜建筑模板开口朝上固定在工作台上的移动平台上并实施夹紧,该移动平台通过链轮驱动方式在工作台上纵向移动,在工作台两侧边通过对称安装的两个可相向同步位移的切割框架,切割锯安装在该框架内并可以通过链轮手工进行上下位移调整;通过工作台上的移动平台的纵向移动、切割框架的左右横向移动以及切割锯的上下位移,这三个调整保证了对清水覆膜建筑模板在纵向接合面上进行平面切割。整个结构设计科学,一次性即可完成清水覆膜建筑模板纵向接合面的平面切割,切割质量好,生产效率高,省却了大量人工,有效保证了清水覆膜建筑模板的径向切边的质量及标准化。
2、本纵向切边机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廉,便于操作,大大减轻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模板产品的生产效率,满足了建筑行业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叙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清水覆膜建筑模板卧式纵向切边机,包括工作台1、移动平台4、切割锯5、切割框架6、气动夹钳10及链轮电机9,移动平台通过导柱2纵向运行在工作台上,移动平台的纵向运动通过链轮电机驱动的链条3予以实现。
在工作台中部两侧镜像对称各安装有一切割框架,在该切割框架内通过链条11上、下导向运行有切割支架8,在切割支架上安装切割锯;该切割支架可采用嵌槽方式在切割框架内导向运行,切割框架内的链条采用手动旋把(没有标号)进行切割锯的上、下调整。两个镜像对称的切割框架也通过丝杠采用手把7实现相向位移,来调整两个相向设置的切割锯之间的距离(现有技术)。
在移动平台的前后底端中部均对称安装一气动夹钳,该气动夹钳可通过气动夹紧方式夹紧清水覆膜建筑模板的两端。
本卧式纵向切边机的工作原理是:
将清水覆膜建筑模板开口朝上固定在工作台上的移动平台上并采用气动夹钳实施夹紧,该移动平台通过链轮驱动方式在工作台上纵向移动,在工作台两侧边通过对称安装的两个可相向同步位移的切割框架,切割锯安装在该框架内并可以通过链轮手工进行上下位移调整;通过工作台上的移动平台的纵向移动、切割框架的左右横向移动以及切割锯的上下位移,这三个调整保证了对清水覆膜建筑模板在纵向接合面上进行平面切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易诺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易诺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37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