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12千伏真空开关管用整体触头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73771.5 | 申请日: | 201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8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飞;张雍;李文辉;丁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飞特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4 | 分类号: | H01H33/664;H01H1/06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雷速 |
地址: | 43011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2 千伏 真空开关 管用 整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力开关的触头,具体是一种12千伏真空开关管用整体触头。
背景技术
现有12千伏真空开关管触头机构主要采用:杯座结构、线圈结构、平板结构三种,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杯座结构产品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线圈结构容易产生高的过电压,对工作面的烧蚀比较严重;平板结构在开断水平上比较欠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12千伏真空开关管用整体触头,能够有效地满足开断要求,减少高压对工作面的烧蚀程度,且制造工艺简单
一种12千伏真空开关管用整体触头,包括工作面及与工作面相对的焊接面,工作面上旋转开设有多个槽,焊接面的表面设置覆铜层,工作面中部设置凹坑,工作面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铆孔,工作面边缘设计成斜角。
本实用新型工作面采用旋转槽设计,使得开断时有较好的纵磁场效果,从而使得真空电弧报纸在稳定且扩散的状态,这样电流能够较为均匀地分布在触头表面,同时可以降低触头表面的温升,避免触头材料的大量蒸发,改善工作面的烧蚀情况,从而提高产品的开断性能;工作面中部设置凹坑,可有效避免开断时因电流熔蚀而在中部形成粘连导致开断失败的问题;同时,通过将工作面边缘设计成斜角,可以有效地控制电弧在触头面旋转而不至于引弧到屏蔽筒内侧;另外由于采用整体设计,可以去掉杯座,使得产品的制造更简便,成本也得到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12千伏真空开关管用整体触头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12千伏真空开关管用整体触头的俯视图。
图中:1-焊接面;2-工作面;3-槽;4-铆孔;5-凹坑;6-覆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12千伏真空开关管用整体触头包括工作面2及与工作面2相对的焊接面1,本实用新型12千伏真空开关管用整体触头的材料成分中Cu(铜)含量为70%、Cr(铬)含量为30%,采用此种含量配比的铜铬合金材料可以提供较好的抗熔焊能力和短路开断能力。
其中工作面2上旋转开设有多个槽3,本实施例图2中优选为6个,具体实施时可根据需要开设槽3的数量。焊接面1与对应的导电杆进行焊接,焊接面1的表面设置一层1mm左右的覆铜层6,可大幅改善材料的焊接性能。工作面2中部设置凹坑4,可有效避免开断时因电流熔蚀而在工作面2中部形成粘连导致开断失败的问题。工作面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铆孔4,铆孔4可在导电杆与触头的焊接面1焊接时防止脱落。
本实用新型触头的厚度可以在现有触头的基础上增加2~3mm,能有效解决整体触头烧蚀程度略大的问题;同时,将工作面2的边缘设计成斜角,可以有效地控制电弧在触头面旋转而不至于引弧到屏蔽筒内侧。
本实用新型工作面2采用旋转槽设计,使得开断时有较好的纵磁场效果,从而使得真空电弧报纸在稳定且扩散的状态,这样电流能够较为均匀地分布在触头表面,同时可以降低触头表面的温升,避免触头材料的大量蒸发,改善工作面的烧蚀情况,从而提高产品的开断性能;工作面中部设置凹坑4,可有效避免开断时因电流熔蚀而在中部形成粘连导致开断失败的问题;同时,通过将工作面2边缘设计成斜角,可以有效地控制电弧在触头面旋转而不至于引弧到屏蔽筒内侧;另外由于采用整体设计,可以去掉杯座,使得产品的制造更简便,成本也得到降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飞特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飞特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37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