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化工用水煤浆制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73787.6 | 申请日: | 201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5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沈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中立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1/32 | 分类号: | C10L1/3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沈国安 |
地址: | 21440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化工 用水煤浆制浆 系统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化工用水煤浆制浆系统,属于煤化工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目前,水煤浆在煤化工领域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制浆系统极其工艺方法上却存在着诸多不足。常规的制浆系统中,多采用两级破碎方式,不但结构复杂,且占地面积大;同时,由于在原煤料中极其容易混入金属杂质,容易对磨机造成损伤,降低其使用寿命,影响出浆的稳定性。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煤种适应性广、占地面积小且使用寿命长、出浆稳定性高的煤化工用水煤浆制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煤化工用水煤浆制浆系统,所述系统包含有原料仓、振动给料机、胶带输送机一、磁选机、斗式提升机一、破碎机、斗式提升机二、胶带输送机二、中间仓、螺旋输送机、皮带称重机、水煤浆螺旋给料机、分散剂稀释罐、水箱、水煤浆专用磨机、振动筛、水煤浆缓冲罐、稳定剂稀释罐、水煤浆虑浆器、稳定性调整处理桶、均质熟化罐、贮浆罐、浆料站和废料池;
所述原料仓的投料处设有若干格栅,所述原料仓的底部出料口正对振动给料机的进料端,所述振动给料机的出料端正对胶带输送机一的进料端,所述胶带输送机一的出料端正对斗式提升机一的料斗处,所述磁选机安装于胶带输送机一上方,所述破碎机设置于斗式提升机一和斗式提升机二之间,所述破碎机为逆反击锤式破碎机,所述破碎机的顶部进料口正对斗式提升机一的出料溜管,所述破碎机的底部出料口正对斗式提升机二的料斗,所述斗式提升机二的出料溜管正对胶带输送机二的入料端,所述胶带输送机二的出料端正对中间仓的顶部进料端,所述中间仓的底部出料端与螺旋输送机的进料口相连,所述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经皮带称重机与水煤浆螺旋给料机的进料口相连,所述水煤浆螺旋给料机的机体上开有进水口、分散剂进口和返浆口,所述进水口、稳定剂进口和返浆口分别经管道与水箱、分散剂稀释罐和废料池相连,所述水煤浆螺旋给料机的出料口与水煤浆专用磨机的进料口相连,所述水煤浆专用磨机为球磨机或棒磨机,所述水煤浆专用磨机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均开有进水口,该进水口经管道与水箱相连,所述水煤浆专用磨机的出料口经振动筛与水煤浆缓冲罐相连,所述水煤浆缓冲罐通过顶部的进液口与稳定剂稀释罐相连,所述水煤浆缓冲罐的底部出料口经管道与水煤浆虑浆器和废料池相连,所述水煤浆虑浆器的底部出料口与稳定性调整处理桶相连,所述稳定性调整处理桶经底部出料口与均质熟化罐相连,所述均质熟化罐的出料口与贮浆罐相连,所述贮浆罐的底部出料口经管道与浆料站相连。
本实用新型水煤浆的制浆工艺流程为:
1)投料:原煤由小型装载机投入原料仓,在原料仓投料处设置的格栅钢条,可防止大块料进入原料仓,大于50mm的煤块经人工敲碎后投入原料仓;
2)除杂:进入原料仓的煤在原料仓底部出料口进入到振动给料机,该振动给料机通过对两个振动电机偏心块的调整,将煤均匀匹配地送至胶带输送机一上,经设置在胶带输送机一上方的磁选机,将煤中的小铁块分离出来,有效的保障了破碎机及其它设备的运行安全;
3)破碎:胶带输送机一将除杂后的煤经斗式提升机一的出料溜管卸入破碎机,经对锤辊间隙的有效调整,使选精煤粒度经破碎后控制在3mm以下,并且遵循多破少磨的磨浆工艺原则,减轻磨矿负荷,提高磨矿效率,减少磨机能耗;
4)输送:破碎后的煤经斗式提升机二提升卸到胶带输送机二上,经胶带输送机二进入中间仓,所述中间仓经螺旋输送机经煤料送至皮带称重机,经皮带称重机称重计量后的煤料进入水煤浆螺旋给料机;
5)混合:称重计量好的水和分散剂由水箱由分散剂稀释罐进入水煤浆螺旋给料机,其中分散剂稀释溶液的浓度为20%;同时经返浆口接入废料池内因检查测定不合格的废浆,经水煤浆螺旋给料机打散、搅拌后输送至水煤浆专用磨机;
6)磨浆:进入水煤浆专用磨机进行磨矿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中立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中立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37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