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远传红外流量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73874.1 | 申请日: | 201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0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费战波;袁金龙;杨雨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新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5/07 | 分类号: | G01F15/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红外 流量 检测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量检测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无线远传红外流量检测装置。
(二)背景技术
淡水作为一种紧缺资源,正在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水表产品在住宅、商用、工农业用水计量方面的重要作用也以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智能水表逐渐出现在高档小区和住宅区,其性能完善、功能强大、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价格更趋合理,但是,普通水表在市场上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即还有相当一部分用户使用的是传统的机械水表,机械水表存在着需要水务人员上门挨家挨户的抄取水表读数的弊端,也就是说,自来水公司还需要花费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对各家各户进行水表抄表工作,用户不在家,也对水费的收缴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不方便,而且如果对这些普通水表进行改造的话,施工方面也会非常困难。
针对以上对于普通水表人工收费的弊端以及普通水表改造所带来的施工上的不便,我公司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无线远传红外流量检测装置满足了上述要求,既不用自来水公司派遣抄表人员进行挨户抄表又避免了对普通水表进行改造所带来的施工困难,真正的做到了节约资金。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普通水表需要水务人员挨户抄表所带来的不便和对普通水表改造所带来的施工困难,提供一种无线远传红外流量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线远传红外流量检测装置,含有上壳、下壳、采样装置、采样座圈、无线通讯模块、采样指针、铜钟罩、电池。其特征是:采样装置为红外传感器,放置于采样座圈内,采样座圈位于湿式表的表玻璃上方,上用铜钟罩压紧固定;采样指针材质一半为塑料,一半为金属;无线通讯模块放置于下壳内,红外传感器和无线通讯模块经双绞线连接;整个检测装置采用电池供电。
一种无线远传红外流量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如下所述:工作时,采样指针旋转,由于采样指针的材质一半为塑料,一半为金属,因此采样指针在旋转的过程中,塑料不反射红外传感器发射的红外光,而金属反射红外传感器所发射的红外光,据此,红外传感器可判断采样指针是否转动一圈,采样指针转动一圈可视为一个流量脉冲,红外传感器将脉冲个数通过双绞线传至无线数传模块中,无线数传模块将此数据信息上传至外部设备,由外部设备进行数据的处理。由此可实现数据的无线远传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远传红外流量检测装置,避免了人工抄表的弊端,为自来水公司节约了人力、财力。
(2)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远传红外流量检测装置,避免了对普通水表进行改造所带来的施工困难。
(3)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远传红外流量检测装置,是对普通湿式水表进行了微小的改进,易于实现,并且可大规模推广使用。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远传红外流量检测装置结构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附图1所示:一种无线远传红外流量检测装置,含有(3)上壳、(4)下壳、(6)采样装置、(5)采样座圈、(2)无线通讯模块、(7)采样指针、(8)铜钟罩、(1)电池。其中采样装置为红外传感器,放置于采样座圈内,采样座圈位于湿式表的表玻璃上方,上用铜钟罩压紧固定;采样指针材质一半为塑料,一半为金属;无线通讯模块放置于下壳内,红外传感器和无线通讯模块经双绞线连接。整个检测装置采用干电池供电。采样指针为金属的一半尽量选择浅颜色的金属。
检测装置开始工作时,采样指针旋转,由于采样指针的材质一半为塑料,一半为金属,因此采样指针在旋转的过程中,塑料不反射红外传感器发射的红外光,而金属反射红外传感器所发出的红外光,据此,红外传感器可判断采样指针是否转动一圈,采样指针转动一圈可视为一个流量脉冲,红外传感器将脉冲个数通过双绞线传至无线数传模块中,无线数传模块将此数据信息上传至外部设备,由外部设备进行数据的处理。由此可实现数据的无线远传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新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新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38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