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扭杆平头专用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75104.0 | 申请日: | 201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9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朱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润轴汽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3158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头 专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汽车配件加工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扭杆平头专用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加工此类零件的方法为,车床分两次车削加工。在装夹上,传统的加工,十件产品要在车床三爪上拆装二十次,如此下来导致生产效率不高,加大了生产成本,同时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扭杆平头专用机,以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扭杆平头专用机,包括铣削动力头,铣刀,工作台,产品,夹具,主轴伸缩定位器,主轴伸缩控制器,驱动步进电机,所述的铣削动力头左右对称安装于底座两侧,铣削动力头前端通过主轴伸缩控制器安装铣刀,主轴伸缩定位器固定位于铣削动力头顶面上,工作台安装于底座居中位置且下方安装连接驱动步进电机,产品通过夹具径向均匀固定于工作台上。
所述的产品至少为2根。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优点如下:
1、工艺更优化:运用此方法,将两次车削简化为一次铣削。工艺步骤上更加节省时间。
2、大大了提高生产效率:而此方法只需用活动扳手连续拧紧或松开十个紧固螺钉,再加上连续运用扳手,跟有利于提高效率,经估算提高生产效率最少60%以上。
3、提高了质量:用夹具来控制尺寸,减少人为因素制造不合格的几率; 主轴转速和工作台自动控制,跟有利于保证端面质量。
4、有利于生产管理:将拆装的时间集中,再加上为自动化运行,那么在机床运行的时间,操作工除了监视机床正常运行,还可以对已加工产品进行检测和堆放。更有利于生产管理。
5、适用范围广:适用范围为640-1308mm所有扭杆,占我厂扭杆生产总量的9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1、根据产品实际长度要求,用主轴伸缩控制器7调试出两端铣刀相对距离,然后用主轴伸缩定位器6定位,使两端铣刀2相对距离固定。2、产品4固定夹具为左右可调式,可根据具体产品4规格不同而自由调节,使产品4能很好的居中对称放置,根据调整好的夹具5装夹位置设置靠模位置,在夹具5上装上十只产品4,使一端与靠模靠齐,再用扳手把固定螺丝拧紧,使产品4夹紧。3、启动两端铣削动力头1,使刀具运转,再启动驱动步进电机8,使工作台3按铣削运行方向运行,从而达到铣削端面的效果。根据端面质量要求来设定铣刀主轴的转速以及工作台运行速度。4、根据产品批量性及结构的特殊规律性,利用现代数控技术,将主轴转速与工作台3的运行速度程序化,用电脑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在调试好两端铣刀2距离及夹具位置以后,只要人工装夹好产品4,启动按钮,机床就能完成铣削,铣削完后并能快速复位,并自动停止,再人工拆下所加工的产品4,然后进行循环的操作。5、根据产品长度不一,稍短的产品4还可以在主轴上安装加长主轴,使两铣刀2距离变得更短,使其应用范围增大到640-130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润轴汽配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润轴汽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51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盘型制动器闸瓦间隙测定的位移放大器
- 下一篇:一种粉末冶金分离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