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挑脚手架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75189.2 | 申请日: | 201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4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孟向惠;孟向阳;范宏甫;何益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太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18 | 分类号: | E04G3/18;E04G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2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手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器材,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手架,该脚手架用于多层或高层建筑墙外施工。
背景技术
在多层或高层建筑施工时,需要作墙外粉刷、贴面作业的很多,因环境较特殊,施工时必须搭建脚手架作为工人的施工平台,否则无法立足。脚手架稳固与否直接影响工人人身安全及施工质量、效率。现有技术通常在施工现场楼面铺设外伸的工字形型钢,其内端与楼面固定连接,外伸端用钢索与埋在上层边樑中的吊扣相连接,然后在工字形型钢上面安装立置的脚手架,此种结构的脚手架能够满足安全施工要求。可是,施工现场的楼面存在工字形型钢,直接影响后续内墙及楼面施工,尽管后期可通过填补完成施工,但建筑结构填补处因溶合度差,所形成接缝是墙体未来渗漏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稳固,安装方便,使用安全,用料少且不影响施工现场后续施工的悬挑脚手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悬挑脚手架为框架钢构件,它由悬樑、脚手架、螺栓、下拉杆、双头螺母、上拉杆和吊扣组成。其改进之处在于,安装在底层边樑外侧的悬樑呈T字形结构,竖置的矩形平板与工字形型钢端部垂直固定连接,矩形平板两边设有通孔安装螺栓,工字形型钢上表面固定连接立桩和吊环,立桩是脚手架定位点。所述下拉杆和上拉杆为细长杆件,一端设有螺纹,另一端呈钩状,两者由双头螺母连接成长度可调结构,斜置的刚性上拉杆上端钩住埋在上层边樑中的吊扣,刚性的下拉杆下端钩住吊环构成悬樑的加强结构。
上述结构中,下拉杆螺纹端为左旋螺纹,上拉杆螺纹端为右旋螺纹,双头螺母两端螺纹旋向相反,分别与下拉杆、上拉杆的螺纹端对应配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刚性拉杆比柔性钢缆可调性好,便于加固悬樑;
2、悬樑安装在边樑外侧,整体尺寸短,既节省钢材,装拆也很方便。
3、悬樑安装在边樑外侧,不影响施工现场楼面后续施工,为提高施工质量及效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单根悬樑左视放大示意图。
图3是单根悬樑主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所示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悬挑脚手架为承重2T的实施例,悬挑脚手架直接安装在建筑物底层边樑A外侧边上,它由悬樑1、脚手架2、螺栓3、下拉杆4、双头螺母、上拉杆6和吊扣7组成。呈T字形构件的悬樑1是主体承重构件,本实施例悬樑1用I 12.6工字形型钢制成,左端与竖置的矩形平板1.3固定连接成一体。矩形平板1.3为连接件,表面设有两只安装螺栓3的通孔1.4。工字形型钢上表面固定连接吊环1.2和朝上立置的立桩1.1,脚手架2以立桩1.1为定位点安装。一端分别制成左或右旋向的螺纹,另一端呈钩状,两者由两端旋向不同的双头螺母5对应连接成长度可调结构,斜置刚性的上拉杆6上端钩住埋在上层边樑中的吊扣7,斜置刚性的下拉杆4下端钩住吊环1.2构成悬樑1的加强结构。
实际安装时,以矩形平板1.3的左端面靠到底层边樑A外表面上,以两只通孔1.4对准底层边樑A中预留的孔并插入螺栓3作固定连接。然后用双头螺母5连接上拉杆6和下拉杆4,旋转双头螺母5调节到合适长度,再将上拉杆6和下拉杆4分别钩住吊扣7和吊环1.2,继续旋调双头螺母5直至斜置的上拉杆6和下拉杆4受力,最后把脚手架2安装到悬樑1上即可用于施工。由于本实用新型连接可靠,支承的脚手架2稳定,而且所有结构件均在施工现场外侧,不影响施工现场后续施工,为提高施工质量及效率创造了有利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太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正太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51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气体管道的辊磨机
- 下一篇:用于从气体中分离出固体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