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汽弹性双密封减压阀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75262.6 | 申请日: | 2010-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9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韩敏;张顺义;王荣潼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浙临阀门有限公司;韩敏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1/44;F16K31/04;F16K31/1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311301***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弹性 密封 减压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减压阀。
背景技术
蒸汽减压阀是蒸汽管路中的重要部件,广泛应用于石化、化工、冶金、造纸、制糖、纺织印染以及其它多种行业。常规的蒸汽减压阀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阀包括一制有进汽口和出汽口的阀壳,阀壳内的一隔断将阀壳内空间分割为连通进汽口的进汽腔和连通出汽口的出汽腔,一可轴向运动的阀杆穿插在所述进汽腔、出汽腔以及隔断上用于蒸汽流通的2个阀座,阀杆上制有与所述阀孔位置相适应的2个锥形阀瓣,锥形阀瓣与阀座上的阀孔形成开闭阀门的阀口;另有一由电机、减速机组成的动力机构驱动所述的阀杆轴向运动,进而实现减压阀的开启和关闭。该阀为承受中高压蒸汽压力的大型阀,通常阀孔承受的轴向关闭压力在40-100kg之间。
以上减压阀的不足是制造精度要求较高;这是由于阀杆的阀瓣与阀座均为刚性材料,加上加工公差的存在,难以做到2个阀口正好同时关闭;在高压力、大流量的工况条件下容易发生泄漏,以至于难以满足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蒸汽减压阀的改进,该减压阀应当有效解决阀门泄漏现象,并具有密封性能好、制造精度要求不高、制作成本较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蒸汽弹性双密封减压阀,包括一制有进汽口和出汽口的阀壳,阀壳内设置的一隔断将阀壳内空间分隔为连通进汽口的进汽腔和连通出汽口的出汽腔,一可轴向运动的阀杆穿插在所述进汽腔、出汽腔以及隔断上用于蒸汽流通的2个阀座;阀杆上制有与所述阀孔位置相适应的2个锥形阀瓣进而与阀座上的阀孔形成开闭阀门的阀口;另有一动力机构驱动所述的阀杆轴向运动,以实现减压阀的开启和关闭;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阀瓣上与阀孔的接触吻合部位附近制有用于承受本体材料弹性变形的伸缩缝,该缝在阀杆的圆周方向环绕成圈;或/和阀座上与锥形阀瓣的接触吻合部位的附近制有用于承受本体材料弹性变形的退让缝,该缝在阀座的圆周方向环绕成圈。
所述锥形阀瓣上的伸缩缝位于与阀孔接触吻合部位的上方,两者距离10-15mm。
所述阀座上的退让缝位于与锥形阀瓣接触吻合部位的上方或下方,两者距离10-15mm。
所述动力机构是电机带动的减速机,或者是气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所述锥形阀瓣上制有伸缩缝,或者阀座上制有退让缝之后,使得锥形阀瓣上与阀孔的接触吻合部位,或者阀座的阀孔与锥形阀瓣的接触吻合部位具有了一定的弹性变形余地;在阀杆轴向运动压迫阀孔的瞬间,锥形阀瓣或/和阀孔的接触吻合部位在阀杆的压力下发生退让变形,进而实现了两个阀口正好完全吻合密封关闭,确保了在高压力、大流量的工况条件下仍能可靠密封而无泄漏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实用新型,完全做到了两个阀口正好同时吻合关闭,而且密封性能良好,切实满足了用户需要和市场需求;因而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上阀座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下阀座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蒸汽弹性双密封减压阀,包括一制有进汽口3-1(蒸汽输入方向如箭头B所示)和出汽口9-1(蒸汽输出方向如箭头D所示)的阀壳1,阀壳内设置的一隔断4将阀壳内空间分隔为连通进汽口的进汽腔和连通出汽口的出汽腔,一可轴向运动的阀杆6穿插在所述进汽腔3、出汽腔9以及隔断上用于蒸汽流通的2个阀孔(图中显示:隔断上制有上阀座5和下阀座2,上阀座和下阀座上分别制有一阀孔,两个阀孔同轴),阀杆上制有与所述2个阀孔位置相适应的2个锥形阀瓣(即上阀瓣6-2和下阀瓣6-1),每个锥形阀瓣与对应的阀孔形成开闭阀门的阀口;另有一由电机、减速机(或者是气动装置)组成的动力机构8通过一连轴器7驱动所述的阀杆轴向运动,进而实现减压阀的开启和关闭。以上结构与现有的蒸汽减压阀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是在所述上阀瓣与阀孔的接触吻合部位的附近制有用于承受本体材料弹性变形的伸缩缝6-21,该缝在阀杆的圆周方向环绕成圈;或/和下阀瓣上与阀孔的接触吻合部位的附近制有用于承受本体材料弹性变形的伸缩缝6-11,该缝也在阀杆的圆周方向环绕成圈;所述伸缩缝6-21或伸缩缝6-11均位于与阀孔接触吻合部位的上方,两者距离10-15mm。伸缩缝的开口法线方向可以朝上,或者与阀杆轴线形成一定的倾斜角度,具体角度可按需要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浙临阀门有限公司;韩敏,未经杭州浙临阀门有限公司;韩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52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束扎带
- 下一篇:一种正弦波形唇口油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