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继电器切换的锂电池组无损均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76126.9 | 申请日: | 201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9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蒋富强;江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西玛科电子有限公司;蒋富强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宣圣义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黄***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继电器 切换 锂电池 无损 均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继电器切换的锂电池组无损均衡装置,属电池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动力锂电池组近年来在电动汽车、大型后备电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动力锂电池组一般由多节单体电池进行串、并联而成,电池本身一致性的差异如果不及时进行均衡处理,会在使用过程中差异越来越大,最终导致整个电池组容量严重衰减。
电池组均衡装置就是通过外部电路使得电池组内单体电池的一致性差异能动态调整,维护单体电池间的均衡性。最常见的方法是在电池两端并联一个旁路电阻,通过一个开关来控制电阻的通断,当电池间的差异较大时,表现为单体电池的电压差较大,选取电压较高的部分单体电池,可以通过控制开关导通旁路电阻将其的能量释放掉一部分,最终使得每个单体电池的间电压差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由于多余的电量被旁路电阻白白消耗,所以造成电池能量的浪费,电阻放电会产生较大的热量,故采用这种方式的均衡电流也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均衡电流大,均衡时间短,均衡效率高的基于继电器切换的锂电池组无损均衡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继电器切换的电池组无损均衡装置,包括串联电池组、直流/直流变换单元,多个均衡控制继电器和检测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单元输入端与电池组正负极连接,其输出端为一路隔离的直流电源;所述均衡控制继电器的两个公共端触点分别并联连接在直流/直流变换单元输出端的正负极上,其常开端触点分别对应连接在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的正负极上;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的正负极分别由电压检测排线接入检测控制单元。
检测控制单元由电池组单体电压采集电路和继电器控制电路组成;单体电压检测电路由继电器切换矩阵和A/D转换单元构成,继电器切换矩阵采用N选1矩阵;矩阵内的各双刀继电器的两个公共端触点分别通过电压检测排线对应连接在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的正负极上,其常闭端触点悬空,常开端触点分别并联到A/D转换单元的输入端上;继电器控制电路由MCU单片机构成,MCU单片机的输入端与A/D转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输出对各均衡控制继电器和N选一继电器矩阵的控制信号。
其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MCU单片机对电池组各单体电池电压的采集,得到电压最低电池的位置,当该电压最低的电池与其他电池的压差大于设定的均衡压差阈值时,MCU单片机即输出控制信号到与该电压最低电池对应的均衡控制继电器,使该双刀继电器吸合,其触点开关闭合,从而接通直流/直流变换单元的输出端,开始对该电池进行充电,使该电池与其他电池的压差减小;当MCU单片机通过电池组单体电压采集电路测得该电池与其他电池的压差小于设定的均衡压差阈值时,MCU单片机即切断该双刀继电器的控制信号,使该双刀继电器的触点断开,从而结束对该电池的单独充电。上述过程持续进行,从而使得电池组内每个单体电池的压差都能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即电池组内各单体电池保持很好的均衡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均衡过程中多余的电量转移到电量较低的电池,避免了多余电量的浪费。
2、均衡过程不存在电阻发热问题。
3、均衡电流大,使得均衡时间缩短,均衡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
图2是检测控制单元电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继电器切换的电池组无损均衡装置,采用串联的电池组、直流/直流变换单元,多个双刀继电器和检测控制单元。直流/直流变换单元(DC/DC)输入端与单体电池BT1~BTn串联电池组正负极In+和In-连接,其输出端为一路隔离的直流电源Out+和Out-。通过直流-直流变换将电池组的电压转换为可对单体电池充电的直流电源。均衡控制继电器BR1-BRn的公共端触点分别并联连接在直流/直流变换单元输出端的正负极上,其常开端触点分别对应连接在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的正负极上;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的正负极分别由电压检测排线接入检测控制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西玛科电子有限公司;蒋富强,未经合肥西玛科电子有限公司;蒋富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61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腔腔体多频段合路器
- 下一篇:卧式钠硫电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