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帘线应力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76294.8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8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左玉冰;周志刚;陈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D02G3/12;D02G3/48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12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帘线 应力 检测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帘线应力检测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钢帘线应力检测装置。
二、背景技术:
钢帘线属金属制品行业的高、精、尖产品,工序多,生产战线长,质量控制点多,由于产品应用于轮胎中,和橡胶软体接触,而帘线作为钢性物体,要想和橡胶吻合良好,对帘线残余应力控制要求非常高,如何找到一种帘线残余应力的检测方法,从而为工艺改进及质量控制找到方向,是各个帘线生产厂家共同面临的课题。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在钢帘线出厂前就对其应力进行检测的装置,从而能对前期捻制工艺做出及时修正,生产出合格的钢帘线产品。
技术方案:
一种钢帘线应力检测装置,包括压块模具,所述压块模具包括下部的定模具和上部的动模具,定模具上表面中心设有矩形凹槽,围绕该矩形凹槽四周并与凹槽内侧壁对齐固定有两端定位片和两侧定位片,从而形成较深凹槽;动模具下表面设有与凹槽大小相匹配的凸出压块,当动模具匹配扣压在定模具上端时,所述压块下表面与凹槽底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两端定位片的下表面和定模具两端上表面分别设有锯齿状的连续凹槽,两端定位片与定模具的连续凹槽 对扣组合形成一定数量的纵向让位穿孔,两端相对应的穿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两端定位片和两侧定位片通过螺栓固定在定模具上表面。
所述两侧定位片与定模具设计为一体。
一种采用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
(1)在定模具上表面中心的矩形凹槽内匹配套装一胶片,该胶片为轮胎用胶料;
(2)然后将一定数量的钢帘线匹配嵌入定模具两端上表面的连续凹槽内;
(3)再将两端定位片和两侧定位片对应固定在定模具上,其中各根钢帘线位于所述两端定位片的下表面和定模具两端上表面组合形成的让位穿孔内;
(4)然后在位于钢帘线上侧的凹槽内再匹配套装另一胶片;
(5)将动模具匹配扣合在定模具最上侧使其凸出的压块嵌装于凹槽内形成带有钢帘线的组合预压模具;
(6)按照轮胎厂生产条件,分别对钢帘线两端施加一定的拉力
(7)对所述组合预压模具进行加热80±5℃,并加压10~15Mpa;
(8)然后冷却并取出胶合的钢帘线观察其翘曲情况,根据翘曲情况判断钢帘线应力大小和方向,进而对钢帘线捻制工艺进行调整。
采用以上步骤,基本可以判定帘线在轮胎厂的使用状况,如效果不好(如果出现翘曲情况)可对钢帘线捻制工艺进行调整,并重复以上步骤继续对帘线生产使用效果进行验证。
步骤(6)中所述拉力10N~15N。
步骤(7)的压合过程采用平板硫化机对所述组合预压模具进行加热和加压。
步骤(1)和步骤(4)中所述胶片为轮胎用橡胶。
步骤(7)中加热、加压时间为5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模拟轮胎厂采用钢帘线制造的过程,在钢帘线生产厂家出厂前及时对设计制造一种可以检测帘线的应力大小和方向的检测装置,该装置可以通过在帘线未出厂前,自己检测帘线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避免产品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因残余应力过大造成的各种质量隐患。
2、通过应力检测可以为工艺调整找准方向,并对改进后的工艺予以验证,从而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持续提高产品质量,直至完全满足用户要求。
3、在工艺成熟和稳定以后,采用应力检测装置对大生产的产品不间断的进行抽查,通过这种直观的手段,可以验证生产过程控制的优劣,如发现内部检测异常,可以通过加强过程监督和管理,从而稳定产品质量。
4、通过厂内的应力检测结果,可以同产品在用户中使用的状况进行比较,从而准确的把握产品使用的质量信息,对提升产品质量、增强用户满意度大有裨益。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钢帘线应力检测装置装配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钢帘线应力检测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下部定位模具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1是图3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2是图3的侧面(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装置在组合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1和图4-2分别是通过附胶的钢帘线翘曲和合格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62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热屈挠龟裂试验机
- 下一篇:一种评价内燃机的冷却均匀性的模拟试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