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置动力矫姿鞋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76499.6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2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银庭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素英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A61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张良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置 动力 矫姿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尤其涉及一种后置动力矫姿鞋。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老腿先老、脚是人的第二心脏”等中医知识的日渐普及,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最好的保健与康复方法是迈开双脚的运动力学综合矫正调理法”。运动力学矫正疗法、足底刺激疗法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对于支撑全身重量的双足以及足垫的要求已经不像以前单单感觉舒适那么简单。而是选择能够与运动方式相匹配,具有吸震、散压、回弹、固位、止滑、矫姿的功能,回弹性符合受力部位的应力变化,并有良好的辅助保护效果且方便辅助矫正步态与康复,能够增加足部骨骼受力矫正、肌群受力调整、足弓保护的矫正鞋。现在市场上流行的矫正鞋,包括鞋底、鞋帮和鞋垫,大多是简单的加厚、垫高鞋垫的足心处,虽然在足部震动缓冲、足心支撑上符合足部保护、调节的原则,但是由于这种矫正鞋的支撑性弱、回弹性差、止滑性低、限制脚趾自然屈伸运动的设计等,设计原理简单,实际使用效果不满意,难以满足全民运动强身、矫正步态、矫正骨盆外扩、支撑足弓、调节肌群运动力、助力跖屈、保护足部及下肢骨骼运动健康的迫切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力矫姿鞋,能够对脚部骨骼、肌群进行动力协调,从而促进骨盆外扩的矫正,非正常步态的矫正,足与下肢骨骼运动健康。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后置动力矫姿鞋,包括:鞋底和低帮PU鞋面,还包括矫姿固位鞋垫、ω形特殊后跟杯和纳米银纺织纤维内衬,其中,所述低帮聚氨酯PU鞋面设置在所述鞋底边缘处的上方,所述矫姿固位足垫设置在所述鞋底的上方;所述纳米银纺织纤维内衬包裹着所述低帮PU鞋面的内表面,所述ω形特殊后跟杯设置在所述低帮PU鞋面的鞋跟上端处与纳米银纺织纤维内衬之间。
进一步:所述鞋底包括热塑性弹性体TPR回弹止滑大底、热熔胶EVA中底和内底顺次连接,所述TPR回弹止滑大底的跖屈位置为横纹设计,内外足弓位置为圆圈设计,后足跟为竖纹设计;底纹间隔在0~10mm之间,底纹高度在0~2mm之间;所述EVA中底在足心位置采用了特殊大方格中空设计,大方格栏高度在0~5mm之间,栏间隔在10mm之间。
进一步:所述ω形特殊后跟杯两端的棒状凸起部分直径在0~10mm之间,高度在0~10mm之间。
进一步:所述矫姿固位鞋垫包括TPR回弹止滑底板、缓冲棉层、PU吸震胶层、三角平衡支撑凸点和远红外纤维表层。
进一步:所述TPR回弹止滑底板、缓冲棉层、PU吸震胶层三部分边沿的延伸形成的固位边栏;所述内足弓固位边栏、外足弓固位边栏和足跟固位边栏的高在0~15mm之间。
进一步:三角平衡支撑凸点包括内足弓三角平衡支撑凸点、足跟三角平衡支撑凸点和足心三角平衡支撑凸点。
进一步:所述远红外纤维表层采用网格设计。
进一步:所述TPR回弹止滑底板底部设置有防滑凸点,所述防滑凸点的直径在0~5mm之间,高度在0~2mm之间。
进一步:所述三角平衡支撑凸点为实芯结构。
技术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具有对脚部骨骼、肌群动力协调,促进足弓、足心、足跟健康的作用。对非正常步态、足弓塌陷、足跟痛、足肌群运动力不协调的人群有助于提高足部生理调节与矫正步态、协调骨骼、肌群运动能力;对于健康人具有调节、保护、保健足弓、足心、足跟骨骼与肌群,矫正非正常步态,矫正骨盆外扩的功能,提高足底血液循环与垂直刺激功能,具有吸震、减压、按摩、缓解足部物理压力的作用,具有防臭杀菌的保健作用。
2、科学的动力矫姿康复方法是:足的生理机能是依靠足弓的结构和附着韧带而产生弹性;健康的足部应该是与运动方式相匹配,具有缓冲、吸震、散压的功能,回弹性符合受力部位的应力变化,并有良好的辅助保护效果,血流充足,可以顺利的完成一次运动传导过程。本实用新型例根据足部结构和生理特点,结合运动力学原理,让足部随着运动韧带、肌群、骨骼处在动态的调整,具有鼓励、调整被忽略的、压迫的足部组织,调节足部骨骼运动平衡,拱托、支撑足部韧带的作用,使足背自由屈伸,使足部具有弹性,将胫骨关节传来的压力,传递于足部,接着分散到足的前后端,减轻足的疲劳,并缓冲在行进时对下肢骨骼、骨盆所产生的震荡和运动力的冲击,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足、下肢、骨盆垂直运动力的协调和姿态矫正,有助减轻足部、下肢、骨盆的疲劳,压迫、非正常运动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素英,未经云素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64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