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玉米膜下滴灌播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76859.2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8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郎景波;于兰发;李铁男;王大伟;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C14/00 | 分类号: | A01C14/00;A01C5/04;A01C5/06;A01C7/06;A01G13/02;A01G25/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徐爱萍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滴灌 播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玉米播种机。
背景技术
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具有增产、节水、增温、保墒、节肥、提高玉米品质的优点。但由于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农机具,使此项技术在实施时费工、费时,造成了增产不增效,也就是农民实际收入却没有明显增加。
在我省玉米种植区,农民的常规播种技术操作程序是:用气吸式和其它精量点播机播种,或坐水种,或播种后上喷灌等灌溉条件。而玉米膜下滴灌要加上辅膜和辅管两道程序,无形中增加了人工和农机具进地作业的次数,增加了机工和人工费用,这些费用的增加,往往抵消了产量提高部分所产生的效益增加,而且费时、费力。这种种植方式在玉米出苗后,还要及时在膜上开孔放苗。又增加了人工,且由于玉米出苗时间不一,苗情长势不一,所以放苗时农民要在田间来回巡查,当天气条件不好或膜下水汽过大,视线不清时,放苗效果也受影响。
综上所述,由于没有与玉米膜下滴灌相配套的专用播种机,造成费工、费时和耗能,使农民增产不增收。所以,研制一种一次作业就可完成施肥,播种,覆膜,辅管和放苗孔的联合作业播种机已经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玉米膜下滴灌播种机,以解决目前农民在实施玉米膜下滴灌播种技术时费工、费时且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播种机包括传动轴、牵引拉杆、两个施肥开沟铧、带有平土框的前镇压辊、展膜辊、主框架、风机、施肥箱、滴灌管卷、膜卷、气吸管、链传动机构、一组鸭嘴和展膜辊支架、两个地轮、两个开沟圆盘、两个压膜轮、两个点种器、两个覆土圆盘、两个后镇压辊和两个种箱,传动轴设置在主框架的纵向中心轴线上,传动轴的一端与风机传动连接,牵引拉杆装在主框架的前方,两个施肥开沟铧、两个地轮和两个开沟圆盘沿主框架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装在主框架两侧的下部,带有平土框的前镇压辊装在主框架的下部,施肥开沟铧、地轮、开沟圆盘和带有平土框的前镇压辊沿主框架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所述风机、施肥箱、滴灌管卷、膜卷和两个种箱从前至后依次装在主框架的上方,风机通过气吸管分别与两个种箱连通,施肥箱位于风机和带有平土 框的前镇压辊之间,施肥箱内设有排肥轮,每个地轮通过链传动机构与施肥箱的排肥轮传动连接,展膜辊装在展膜辊支架上,展膜辊支架装在主框架的底部,滴灌管卷设在膜卷的上方,滴灌管卷位于带有平土框的前镇压辊与展膜辊之间,膜卷位于滴灌管卷与展膜辊之间,两个压膜轮沿主框架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装在主框架两侧的下部,且每个压膜轮位于展膜辊和点种器之间,每个种箱与相对应的点种器连通,两个种箱位于压膜轮和覆土圆盘之间,点种器沿其圆周设有一组鸭嘴,每个点种器装在主框架上,两个覆土圆盘和两个后镇压辊沿主框架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装在主框架两侧的下部,每个覆土圆盘位于点种器和镇压辊之间,每个后镇压辊位于主框架的尾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次作业就可完成施肥、播种、覆膜、辅管和放苗孔的联合作业。解决了玉米膜下滴灌技术没有专用播种机的技术难题,使原来进行玉米膜下滴灌播种,需三次小四轮拖拉机进地作业(即辅管,覆膜和施肥播种)和人工(手工)放苗作业,在一次作业中完成,省工、省时、效果好且节能。使用本实用新型播种使玉米膜下滴灌技术的关键生产程序实现了机械化,真正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有利于玉米膜下滴灌技术的大面积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68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根茎中药材或地下果实收获机
- 下一篇:移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