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片状模塑料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76909.7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1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铁耀;蒋启文;张良;张登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泓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7/04 | 分类号: | B32B17/04;B32B17/1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王芸;吴彦峰 |
地址: | 6102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片状 塑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片状模塑料,尤其涉及一种力学性能改善的片状模塑料。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的片状模塑料是采用经不饱和聚酯树脂糊浸渍后的短切玻纤纱层,短切玻纤纱层上下两面覆盖塑料薄膜,再收卷或装箱而成,这种片状模塑料存在力学性能较差的缺陷。所述片状模塑料简称SMC片材,SMC是片状模塑料英文翻译Sheet Molding Compound的缩写。所述短切玻纤纱又称为玻璃纤维短切纱。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糊主要由不饱和聚酯树脂、填充料、交联剂、低收缩添加剂、脱模剂、引发剂、阻聚剂,增稠剂等成分组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工业化实施,成本较低,而且能提高片材力学性能的片状模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片状模塑料,包括经过不饱和聚酯树脂糊浸渍后的短切玻纤纱增强层,所述短切玻纤纱层上下两面分别覆盖上薄膜层和下薄膜层,所述短切玻纤纱层和下薄膜层之间还设有经不饱和聚酯树脂糊浸渍后的玻纤布增强层。
所述玻纤布层为一层、或两层、或两层以上。使用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具体采用几层。
本实用新型的力的传递方式与现有技术的比较: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所述片状模塑料受到外力作用时,力的传递是靠连续纤维即玻纤布层传递的,不存在受力薄弱点。而现有的SMC片材在受到外力时,力的传递是靠短切玻纤纱端部的树脂基体(即不饱和聚酯树脂糊凝固体)变形来传递至相邻的另一根短切玻纤纱,而树脂基体的力学性能仅为玻纤纱的三分之一,而且短切纤维的力学性能比玻纤布的力学性能低,因此很容易受到破坏,使得整个片材产品无法正常使用。
采用本实用新型时,片状模塑料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一般可为25%左右,其中,短切玻纤纱和玻纤布分别占18.3%和6.7%,或者短切玻纤纱和玻纤布分别占11.6%和13.4%,短切玻纤纱和玻纤布同时浸渍不饱和聚酯树脂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糊采用目前生产SMC片材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了玻纤布,使得片材的力学性能提高34%以上,而且成本低,便于工业化实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为上薄膜层;2为短切玻纤纱层,3为玻纤布层,4为下簿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优选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片状模塑料,包括经过不饱和聚酯树脂糊浸渍后的短切玻纤纱层,所述短切玻纤纱层上下两面分别覆盖上薄膜层和下薄膜层,所述短切玻纤纱层和下薄膜层之间还设有经不饱和聚酯树脂糊浸渍后的玻纤布层。本实施例所述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糊采用目前生产SMC片材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糊,即不饱和聚酯树脂糊是采用现有技术。
当然根据需要,所述玻纤布层可以为两层、或两层以上。
经国家合成树脂和塑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试,对现有的片状模塑料进行测试,试验条件是:采用压制样块,检验依据GB/T1449-2005《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都使用同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糊浸渍。短切纱采用中碱纱,玻纤布采用中碱玻纤布,压制温度140℃压力2400吨,都是以压制产品上局部截取的样块为测试样品。
测试样品一:该测试的片状模塑料中纤维含量为25%,即短切玻纤纱层在片状模塑料中重量百分比占25%,短切玻纤纱层中的短切玻纤纱长度为25mm时,测得片状模塑料的弯曲强度为113Mpa。
测试样品二:该测试的片状模塑料中纤维含量为25%,即短切玻纤纱层在片状模塑料中重量百分比占25%,其中,短切玻纤纱层中的短切玻纤纱包括长25mm和长75mm的两种,而且两种长度的短切玻纤纱各占一半,测得片状模塑料的弯曲强度为130Mpa。
测试样品三:采用本实用新型时,其中,短切玻纤纱层和玻纤布层在片状模塑料中重量百分比分别为18.3%和6.7%,短切玻纤纱层中的短切玻纤纱长度为25mm,测得片状模塑料的弯曲强度为163 Mpa。
本实施例力学性能增加百分比=[样品三的弯曲强度-(样品一的弯曲强度+样品二的弯曲强度)/2]/ (样品一的弯曲强度+样品二的弯曲强度)/2=〔163-(113+130)/2〕/(113+130)/2≈34%。
本实施例所述的片状模塑料增加了玻纤布层结构,使得片状模塑料的力学性能提高34%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泓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泓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69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板层压机
- 下一篇:塑料挤出机用分离型螺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