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炉烟道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77339.3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3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唐大友;赵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威远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42469 四川省内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炉 烟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炉,具体涉及转炉烟道。
背景技术
参见说明书附图1~2,现有转炉烟道的结构包括设置在转炉3炉口上方的主管道4,以及联接在主管道4上的氧枪支管1和下料支管5。氧枪支管1用于氧枪2升降的导向,保证氧枪2的正常吹炼工艺位置。下料支管5用于吹炼时在钢水中加入合金等原辅料,保证炼钢工艺的正常运行。由于氧枪支管1和下料支管5处的工作温度非常高,按照冶炼工艺要求必须对其进行冷却降温。目前采用的冷却手段都是通过冷却水循环的方式对氧枪支管1和下料支管5进行冷却。如图3所示,氧枪支管1和下料支管5均是由多根管道6通过扁钢焊接而成的管状结构,由这些管道6构成冷却水的循环通道。其缺点在于:1)由于焊缝较多从而产生较大的焊接应力,在高温工作环境下,各条焊缝产生的应力集中,会加剧焊接应力的释放,造成设备整体变形严重;2)氧枪支管1与氧枪2之间升降摩擦频繁,对焊缝磨损严重,同时下料支管5是吹炼时加入合金的唯一通道,该处因加料频繁也存在对焊缝磨损严重的问题;3)基于上述两点原因导致氧枪支管1和下料支管5上经常发生漏水故障,不仅影响正常生产,而且也增加了设备的维护、检修的成本和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可防止氧枪支管发生漏水故障的转炉烟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转炉烟道,包括联接在主管道上的氧枪支管和下料支管,所述氧枪支管为一体成型件。
具体的,所述氧枪支管采用铸造成型。
具体的,所述氧枪支管由Cr25Ni20W5Re合金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可防止下料支管发生漏水故障的转炉烟道。
本实用新型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转炉烟道,包括联接在主管道上的氧枪支管和下料支管,所述下料支管为一体成型件。
具体的,所述下料支管采用铸造成型。
具体的,所述下料支管由Cr25Ni20W5Re合金制成。
本申请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是提供防止氧枪支管和下料支管发生漏水故障的转炉烟道。
本实用新型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转炉烟道,包括联接在主管道上的氧枪支管和下料支管,所述氧枪支管和下料支管均为一体成型件。
具体的,所述氧枪支管和下料支管采用铸造成型。
具体的,所述氧枪支管和下料支管由Cr25Ni20W5Re合金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克服了目前必须采用冷却水循环方式对氧枪支管和/或下料支管进行冷却的技术偏见,直接将氧枪支管和/或下料支管置于干烧氛围内进行自然风冷,不仅可以完全避免漏水带来的安全隐患,而且即使出现氧枪支管和/或下料支管裂缝等现象也对生产没有影响,可以利用生产间隙时间对其进行外部修补,节省了设备的维护、检修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转炉烟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现有转炉烟道中氧枪支管或下料支管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转炉烟道中氧枪支管或下料支管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氧枪支管1、氧枪2、转炉3、主管道4、下料支管5、管道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和4所示,本申请的转炉烟道包括联接在主管道4上的氧枪支管1和下料支管5,所述氧枪支管1和下料支管5均为耐高温材料制成的一体铸造成型件。为使氧枪支管1和下料支管5为一体成型件,当然也可以采用锻造等制造工艺。其中,氧枪支管1和下料支管5由Cr25Ni20W5Re合金制成。该合金能在180℃-200℃的空气中被氧化成Re203型氧化物,生成自由能负值很大,是很稳定的化合物,而稀土合金氧化物的熔点非常高可达2740℃,正常工作温度可以承受1200℃以上。采用该方案后,完全避免氧枪支管1和下料支管5漏水带来的安全隐患,而且即使出现氧枪支管1和下料支管5裂缝等现象也对生产没有影响,可以利用生产间隙时间对其进行外部修补,节省了设备的维护、检修的成本。根据试用效果计算,采用该方案后,3座转炉一年可以节约设备故障检修时间9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威远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威远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73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门淬火用双管喷头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转炉底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