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组件接线盒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77628.3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6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新初 |
主分类号: | H01L31/048 | 分类号: | H01L31/04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接线盒。
背景技术
光伏电池是将太阳光辐射能量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器件,光伏组件正是由多个光伏电池连接和封装而成的产品,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电池方阵的基本单元。光伏组件接线盒是太阳能组件做成系统的关键连接装置,接线盒的作用是防止太阳能组件局部被遮挡时产生热斑效果。如果接线盒损坏或连接不牢靠会导致接线盒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当太阳能组件局部被遮挡时,整个太阳能组件系统就不能正常工作,被遮挡部分就会发出大量的热量,严重的会烧坏组件。目前,光伏组件接线盒的工作电路都放置在密封的接线盒内,光伏组件接线盒处于工作状态时,旁路二极管会产生较高温度(高达200度),从而使密封的盒体内的空气急剧膨胀,从而导致密封性能失效,塑料外壳由于经受不住高温高压,导致变形烧毁。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日益提高,光伏电池的功率越来越大,大功率的光伏组件接线盒需求日益紧迫,上述接线盒由于以上结构原因使得现有光伏组件接线盒的功率无法增加,造成技术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光伏组件接线盒。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组件接线盒,包括接线盒本体、工作电路模块、散热模块、连接模块,所述的工作电路模块包括工作电路以及与所述的工作电路电连接的引脚,所述的连接模块包括正极连接装置与负极连接装置,所述的接线盒本体具有与外界气液密封的容置腔,所述的接线盒本体的两端部分别沿Y轴方向向下延伸形成一对与所述的容置腔相导通的线缆通道,所述的接线盒本体、所述的线缆通道共同包围形成一收容腔,所述的散热模块位于所述的工作电路的外部,所述的散热模块与所述的工作电路收容于所述的收容腔内,所述的引脚位于所述的容置腔内部,所述的正极连接装置与负极连接装置分别穿过对应的线缆通道在所述的容置腔内部与对应的引脚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正极连接装置包括线缆以及位于所述的线缆的一端的正极连接机构,所述的负极连接装置包括线缆以及位于所述的线缆一端的负极连接机构,所述的正极连接装置、负极连接装置的线缆的另一端分别穿过对应的线缆通道伸入至所述的容置腔内并与对应的引脚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工作电路模块包括基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基板上的工作电路、与所述的工作电路电连接的引脚,所述的基板与所述的工作电路的外部套设有散热模块,所述的引脚穿过所述的接线盒本体上的引脚孔伸入所述的容置腔内。
更优地,所述的接线盒本体由塑料材料制成,所述的散热模块由金属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的散热模块至少部分表面上形成有散热翅片。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不难看出本实用新型光伏组件接线盒相比于传统接线盒来说,具有布局合理、结构紧凑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组件接线盒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组件接线盒实施例的立体拆分示意图(正面);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组件接线盒实施例的立体拆分示意图(反面)。
其中:101、接线盒本体;102、容置腔;103a、线缆通道;103b、线缆通道;104a、填块通道;104b、填块通道;105a、紧固通道;105b、紧固通道;106、密封填块;106a、密封通道;107、密封圈;108、压块;109、连接片;110、引脚孔;111、盖体;112、密封件;113、凸起;201、工作电路模块;202、基板;203、工作电路;204、引脚;205、凸痕;301、散热模块;302、散热翅片;303、凹槽;401、正极连接装置;402、负极连接装置;403、线缆;404、线缆;405、正极连接机构;406、负极连接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见附图1至附图3,本实施例中的光伏组件接线盒包括接线盒本体101、工作电路模块201、散热模块301以及连接模块401,402,接线盒本体101可由塑料材料一次成型,散热模块301可由金属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新初,未经陈新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76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取盒、折盒、粘盒装置
- 下一篇:15~70度钢丝帘布裁断机辊筒改良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