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混合动力汽车真空助力安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77630.0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9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裕强;李宗华;周安健;任勇;苏岭;段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52 | 分类号: | B60T13/52;B60T8/17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动力 汽车 真空 助力 安全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制动助力控制技术,具体涉及真空助力闭环控制及安全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真空助力制动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常用安全系统,能够在驾驶员有制动需求的时候,保证制动踏板脚感舒适,制动安全,同时还需要满足法规的要求。
真空助力所使用的真空主要来源形式有以下几种:发动机进气歧管负压,电动真空泵提供,发动机和真空泵共同提供。在常规车辆中,大多采用发动机自身产生;在部分新能源车辆中采用发动机和电动真空泵共同产生或独立的电动真空泵产生。对于常规新能源车辆真空助力的控制方式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当车辆处于特殊的启动和制动需求下,无法有足够的助力动力;第二当真空助力系统出现故障或真空腔体泄露时,不仅无法完成制动助力,同时还给制动安全带来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强混合动力汽车真空助力安全控制系统,以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在满足制动需求外,还能保证制动安全。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强混合动力汽车真空助力安全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有整车控制器HCU、电动真空泵、真空储能腔体、真空压力传感器、继电器及线束;其中:
所述整车控制器HCU在整车范围内主要作用是与整车其他控制器发生通讯,控制信号或控制指令的发出,同时对整车故障诊断与计算作用。在该系统中主要担负传感器信号的采集,控制电动真空泵电源继电器的开与关,同时把真空泵系统的故障警告给驾驶员。
所述电动真空泵通过橡胶软管连接真空储能腔体,真空储能腔体再与真空助力器连接;
所述整车控制器HCU的控制线通过低压12V继电器连接电动真空泵,整车控制器HCU通过数字输出来控制低压12V继电器的开闭;
所述真空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真空储能腔体里,用来检测真空储能腔体里的真空压力,把压力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该信号通过线束连接到主控制器HCU上。
电动真空泵的驱动电源接在车辆12V电源电池上。
所述整车控制器HCU采集压力传感器信号,控制电动真空泵的低压12V继电器的开与关,同时把真空泵系统的故障警告给驾驶员。
本实用新型系统在检测到真空储能腔体压力信号与电动真空泵工作时间之后,实施以下控制:
(1)如果真空储能腔内的真空压力值未达到标定值,整车控制器数字输出关闭电源继电器,使电动真空泵持续工作;反之电动真空泵停止工作。
(2)当整车控制器检测到电动真空泵持续工作时间已经超出规定时间,结合真空压力信号,可以判断真空系统泄露故障。
(3)车辆在陡坡或长下坡刚启动时有制动需求,可以在每次整车下电时,检测真空压力值,使真空度达到上限时,才可以安全下电。
通过以上系统,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利用真空助力,完成制动需求;下电延时检测设计,可以保证特殊路况制动需求。同时真空泵间歇工作模式,可延长使用寿命。当真空助力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真空助力制动失效时,可以自行检测,准确及时的报出故障,大大提高制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电子真空助力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图2电子真空助力控制策略图
图3电子真空助力气体泄漏故障诊断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
图1为电子真空助力系统组成原理图,主要由主控制器HCU 1、真空压力传感器2、电动真空泵3、真空储能腔体4、继电器5和线束等组成。
电动真空泵3通过橡胶软管连接真空储能腔体5,真空储能腔体5再与真空助力器连接。整车控制器HCU1的控制线通过低压12V继电器5连接电动真空泵3,整车控制器HCU1通过数字输出来控制低压12V继电器5的开闭,电动真空泵3的驱动电源接在车辆12V电源电池上。压力传感器2直接安装在真空储能腔体里,用于检测真空储能腔内的真空度,把压力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该信号通过线束连接到整车控制器HCU1上。整车控制器HCU1采集压力传感器信号,控制电动真空泵3的低压12V继电器5的开与关,同时把真空泵系统的故障警告给驾驶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76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车“三角形折叠推拉卫生箱”
- 下一篇:一种车辆电子稳定系统